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重走长征路 迈入新征程—— 岑巩县凯本镇凯阳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走访

发布时间: 2021-03-29   作者: 杨元彬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绿树环抱的凯阳村

  3月月26日,岑巩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全体成员到该县凯本镇凯阳村举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干部通过重走红军路,感受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和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及其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共同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一系列精神。

  红军村里看变迁

  走进岑巩县凯阳村,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该村以村委会驻地得名,更以长征途中贺龙设立临时司令部,率领1.2万红军宿营而声名远播。行走在凯阳村的通组公路上,见到了家家户户都是水泥串户路。 闻到了桂花树的袅袅清香,看到了遮天蔽日的金丝楠木树,像列队成整齐的哨兵。树梢上时飞时宿的白鸽,与云蒸霞蔚的山峦,共同构建了这片村落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2014年之前,从凯阳村到岑巩县城仅有一条勉强通行的砂石公路,一到下雨天车子就打滑,村寨到集镇交通非常不便利,全村只有一条通村公路,公路坑坑洼洼,房子破破烂烂。水利条件落后,村民饮水主要来源为山泉水和自来水。部分村寨通讯网络较差,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亮化工程滞后,部分村寨没有安装路灯,影响群众夜间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收入较低;部分农户住房破旧,透风漏雨,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村内适龄儿童上学难,部分学生未能接受高等教育,初中毕业便外出务工;村民就医不便,卫生资源匮乏。

  同步小康时期,凯阳村又驻扎了一支共产党人领导的作战小分队,他们翻越沟沟坎坎,走访了家家户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通过访民情抓调研破难题,精准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据了解,凯阳村共硬化6条通组路,实施了家家通串户路工程,路灯安装185盏,户户用实现全村覆盖。实施新建或改造人饮工程8个,全面解决了361户群众1470余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村民用电质量完全改善。

  该村产业发展脆红李种植200亩,柚子种植300亩,钩藤种植200亩,三项主导产业覆盖农户120户,其中贫困户47户。全村41户165人申报实施了扶贫产业因户施策项目,激发带动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至此,全村所有劳动力实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有效促进了全面乡村振兴。

  如今,村寨纷纷修建了大砖房,高楼大厦不再是城市的标志和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脱贫攻坚危房改造后,老木房也变成了“亮堂堂”的休闲民居。凯阳这个地方,成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迁客骚人多汇聚于此,寻找乡愁的集散地。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1936年1月8日至11日,贺龙率红二军团1.2万余人途经岑巩县境。在1月10 日清晨,红军辗转来到凯本镇平牙、凯阳、寨庆一带10余个村寨驻扎宿营,贺龙军团长在凯阳村陈氏宗祠设立司令部,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部署革命宣传活动。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在凯阳村陈氏宗祠门前,耸立着一座红军标语碑。只因为宗祠的两面砖墙上有红军标语的缘故,贺龙军团长的军事会议留在了乡亲们的记忆和零星的史书上。

  陈氏祠堂是一座徽派建筑的窨子屋,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整栋建筑基脚为精雕细琢的方石料垒砌,青砖白墙黑瓦,飞檐翘角,外观端庄、高雅、雄厚;内部为四角天井雕梁画栋的木质四合院,结构讲究,古朴高雅,十分精致美观。

  陈氏宗祠作为传统的陈氏宗族私立学堂,它是岑巩县历史上最早五所对外招收学生的私塾学校之一,数百里外远近闻名,慕名求学者众。清咸丰三年(1853)正式建立,取名为春才义学,由“春天草木茂盛,人才荟萃”得名;民国年间改为凯阳私塾馆,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公立凯阳小学,迁址凯阳街上。

  红二军团贺龙司令部设在陈氏宗祠几十米外的大财主苏光玉公馆大院内,无线电台就安装在苏家公馆土仓内。在前大门口安排有 4个卫兵、持两挺机枪站岗。在八字大门前安排有2个卫兵背步枪站岗。在土仓堂屋门口,安排有2个卫兵背短枪警戒;在寨子的背后山凸上还置有一班机枪岗哨,贺龙军长就住在苏家公馆的中间土仓内。在这里,红二军团领导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初步决定放弃在石、镇、黄建立新的根据地决定。

  红军在陈氏祠堂召开群众大会,打土豪,分浮财,宣传革命,动员参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80岁的陈增元老人说,他家屋外一棵8米多高的桂花树,就是当年红军栽种的。他说村民张天角一家正在园子里栽桂花树,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反动宣传,张天角一家和其他村民也都纷纷上山躲避去了。贺龙听说此事后,便派人把乡亲们请回来,并亲自挥起锄头,与张天角等村民一道种下了这棵桂花树。

  陈增元说,红军在凯阳期间,开了4户地主的粮仓,把粮食和衣物分送给穷人,还杀了13头猪,把猪肉分给了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引路当向导,运送物资,救助伤病员,邓云安、吴永彩等19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

  至今在陈氏宗祠右墙上,写着“红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武装”,左墙上写着“取消国民党一切苛捐杂税”,红二政宣。

  岑巩县人民政府198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是岑巩县党员干部传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怀念老红军邓云安

  坐落在陈氏宗祠后的一栋木楼,是老红军邓云安曾经居住的旧宅院,现在依然完好地保留着,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站在庭院前,充满一种召唤。我轻抚着老红军扶过的楼兰,小心翼翼地跨上他孱微微的双脚踏过的石梯。他英勇的一生,顽强的一生和忘我奉献的一生,聚合成了英雄和先进模范的一生,构筑起了邓云安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历历浮现在眼前。

  1936年1月10日清晨,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军团及红六军团部分兵,红六军团打前站由羊桥乡经江口桥冲、肖家坳到达江口县民和镇,贺龙率红二军团从羊桥乡直奔凯本镇凯阳村建立临时军团司令部,方圆十余公里几十个村寨宿营,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纪律,打富济贫惩恶除霸,深得穷苦百姓拥戴。

  1月11日清晨,经过一天一夜休整,红军出发继续长征,请33岁的邓云安当挑夫带路,就这样,邓云安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参加红军走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里长征。

  邓云安1937年11月入党,同年加入八路军,参加晋西北对日作战。1941年参加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1944年随三五九旅组成南下支队抗日。1946年,担任原野战军359旅管理科军需副官,参加解放华北、西北等战役,受到师《战声报》登报表扬。

  新中国成立,邓云安担任新疆建设兵团某部运输队队长。因管理有方,运输队年收入名列全师第一,上级党委记甲等功一次,并当选为新疆军区首次劳模代表大会代表。

  由于战场上屡建立奇功,邓云安在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58年因病回归故里凯阳老家,1976年病逝享年73岁。

  老红军邓云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英雄的一生,参加过大小战役无数,身上负伤七处仍然不下战场,直到建立新中国;老红军邓云安的一生是先进模范的一生,从参军到革命胜利一直以先进群众从挑夫开始,做到模范地为军队筹集粮草。

  来到老红军邓云安墓地,我们献上一束束山茶花。仲春的山风向晚,松涛阵阵,我们顿时感受到一种天地不言自高厚的情愫袭上心来,铸入灵魂融入血液,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

  回望过往历史,眺望前方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百年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成功的经验传承好、发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