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鼓”敲起来
“铛铛鼓”,是天柱坪地镇颇具侗族文化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起来,气势磅礴,威风八面,精彩绝伦,让人震撼!
坪地的“铛铛鼓”表演,那种波澜壮阔精彩场面,让我难以忘怀。
坪地的“铛铛鼓”的表演阵容根据场地而定,可大可小,通常由8个大鼓、8对小铛铛和8对铙钹组成。表演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方阵排列。表演者衣着古朴,姿态优美,穿梭有序,动作整齐,鼓点声密集激昂、铛铛声高亢响亮,铙钹声清脆悦耳。表演中喷发出来的浑厚鼓声、铛铛声和铙钹声,由低到高,由远到近,仿佛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激烈交锋,似兵刃交接刀光剑影,战马驰骋电闪雷鸣。这鼓声、铛铛声、铙钹声,使人听了兴奋万分,瞬间注入了神奇的力量,催人奋勇向前。坪地镇的“铛铛鼓”无论到哪地方表演,传来的是观众震天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喝彩声。现今坪地的“当当鼓”已经成为天柱重大节日活动中第一个表演的精彩节目。
坪地的“铛铛鼓”可说是人见人爱的一种文艺活动,据说是明朝洪武年间军民联欢的产物。
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因贵州榕江县、广西阳县和湖南澧县等处少数民族作乱,朝廷命卫国公邓俞为征南将军,以江南侯周德兴和江阴侯吴良为副,率兵平乱。江阴侯吴良手下的士兵多自来自江西吉安府的青壮年。平息叛乱后,明政府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在湘黔边境设立卫所,圈占土地安置屯军,并拔民下寨。让军民一起开发湘黔边境。据历史记载:明初,贵州普遍立卫所,实行屯田制。20万驻军中。“三分守卫,七分屯田”,从事屯田的士兵大约有10余万,军屯的田土达120万亩。被安置在天柱屯田的军队主要是刘良手下的士兵,由于天柱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坝溪交错,水源资源丰富,是百姓居住的好地方。为了加速对天柱的开发,刘良又从江西吉安府迁来了大量移民。这些军人和移民来到天柱后,团结当地土著居民,进行集体生产,兴修水利,推广牛耕,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生产经验,且相互通婚,相互融合。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开垦了大量土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军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在开发天柱过程中,坪地效果最为突出,军民团结亲如一家。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立不久的天柱守卫千户所为了进一步增进军民鱼水之情,决定在收成后的十月初一,在坪地组织规模空前的军民联欢大会。坪地各寨长老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把各地用来祭祀和驱邪的大鼓、铛铛、铙钹凑集起来,排成阵容进行整体擂击训练,结果场面威武、气壮山河,振奋人心,深深吸引了八方民众前来观看。在军民联欢演出的这一天。“铛铛鼓”表演非常成功,轰动了湘黔边界。从此以后,坪地的“当当鼓”就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坪地的“铛铛鼓”瞬间能催人奋进,后来被用于战场上做冲锋陷阵的号角。相传清康熙年间“三藩作乱”(“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个藩王),吴三桂在西南、湖南等地杀人夺贷,为非作歹,危害地方,民怨载道。清廷为了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派湖广总督蔡毓荣率绿旗军从湖南向贵州、云南进剿吴三桂的叛军。当蔡毓荣率军打到湘黔边境时,天柱人民主动配合清军对叛军作战。坪地组成300多人的“铛铛鼓”队亲往前线为清兵列阵擂鼓、敲铛、打钹助阵,鼓舞士气。清军在排山倒海的“铛铛鼓”声的催促下,精神振奋,奋勇冲锋,杀得叛军丢龟弃甲,人仰马翻,使清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坪地的“铛铛鼓”显示出了强大的鼓动威力。
而今时逢盛世,党恩浩荡,国泰民安,天柱坪地的“铛铛鼓”又敲响起来了,成为颂党恩、颂太平、颂盛世的主要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