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锦屏县充分利用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及挖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健全一个组织机构。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联系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15个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县民宗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形成常态化。
二是以申报非遗传承基地项目,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隆里花脸龙传承基地”为引领,开展隆里花脸龙和侗歌传承工作,聘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到校授课。2018年 以来,锦屏县以课题方式进行探究,将本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脸龙、启蒙侗歌,传统艺术—剪纸,平秋侗歌、画脸谱等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中。现相关传承学校学生已经能颇为娴熟表演舞龙,熟练地演唱本土启蒙侗歌《噶溜》、平秋《啊哦哩》、《茶歌》等。
三是举办好一次民族手工艺大赛。由县民宗局、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和版权局、县妇联牵头,举办民族手工艺刺绣大赛,65名绣娘各显身手,各种奖项各得其主,通过大赛的举办,促进了民族手工技艺的提高。
四是开展好一个节庆活动。结合各乡镇、村的优势和特点,文化底蕴,规划“一乡一节”庆活动,县财政将活动经费纳入年初预算,确保“一乡一节”庆活动有序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群众的参与传承保护的意识、传承民族文化的获得感、自豪感得到增强。
五是设置好一个岗位。为了让民族语言能更好地传承,该县在少数民族语言交流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招聘熟悉本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人才”。定向设置招聘部分岗位面向少数民族考生,设置民族语言岗位,即明确所报考岗位须先通过少数民族语言测试,方可进行下一轮的笔试环节,增加掌握民族语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目前锦屏县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实现了双语教学。
六是开设好一个栏目。县电视台通过“寻美食·品美味”栏目的开设,每日开播,把民族美食文化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民族美食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