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瑶光:探寻一段流年的光影

发布时间: 2020-12-15   作者: 张文杰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其实,这次去瑶光是一种偶然机缘。

  暑期,被抽调到剑河县民政局地名志办公室搞地名编纂工作,受办公室的委托去南加镇核实补充地名史实材料。那天下午,在南加办完事,看天色尚早,于是想去离南加不远的锦屏县瑶光苗寨走走。有心就有缘,于是就有这次与瑶光苗寨会面的机缘。

  瑶光旧名茂广屯、苗光,是一个木商文化、青石文化、红色文化、苗族文化汇集的地方。

  车沿着仰阿莎湖岸公路蜿蜒而下,路脚是碧绿的湖水,山间葱茏的树木,山间偶尔露出一两个寨子……也许“青山绿水”一词所描绘的景物就是我眼前的这种景色吧!

  在三板溪电站没建设之前,我从南加去锦屏,路过瑶光。那时候,瑶光苗寨留给我的印象:一条清幽的石板路从清水江边蜿蜒延伸向山间,瑶光苗寨就散落在山间的一条山岭上。山岭似一条巨龙匍匐而来,来到这里一头扎进水里,俯饮清江之水。清水江与乌下江在这里交汇,形成“两水夹一龙”的格局,其地势称之为“龙饮水”,瑶光就位于龙头处。一位懂堪舆学的当地老人跟我说这里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据瑶光寨子里传说,此“龙”起自广东,经广西、湖南,而后入贵州榕江,榕江者炼分支过黎平,主脉逶迤经青山界十二盘收归于此。瑶光与黎平县朗洞为争谁所在地点是龙头,清代中期曾打了一场官司,最后以瑶光所在的地势雄伟、且系“两水拥一龙”而获胜,民间尚传有《龙脉歌》。我不懂风水学,但从环境的角度来说,瑶光寨后是茂密的山林,寨脚下是清水江,村民们上山能捕猎,下河能捉鱼,在那原始的农耕时代,瑶光确实是一处宜居的好地方。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清水江这条贵州通往外界的交通大动脉,从瑶光坐船或放排顺清水江而下,可以到遥远的洞庭湖。瑶光人凭借清水江这条便利的水上交通大动脉,村里出过不少商贾、名人。清水江下游有云“姚百万,李三千,姜家占了大半边”之说。姜家,指的就是瑶光姜氏族人。道光年间,瑶光人姜志远从事木材贸易发家,资财与河口姚百万不相上下。发迹之后的姜志远,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出钱在村中兴办私塾,延请外地老师到瑶光教授家乡子弟。在姜志远的努力培养下,清道光六年(1826)和二十六年(1846),姜志远两个儿子姜吉兆、姜吉瑞兄弟先后考中文举,姜吉兆官任四川马边厅同知,姜吉瑞官至四川什邡知县。姜志远两个儿子姜吉兆、姜吉瑞发迹后斥资在寨内兴建两处大型庭院式豪宅,有与河口姚百万攀比之势。私塾的兴办,让人们看到经商可以致富,而知识亦能改变命名。瑶光人自觉形成一股努力培养子女读书的社会风气。光绪年间,瑶光姜兴渭到京城会试中举并参加康有为“公车上书”轰动一时。

  瑶光人才辈出。仅从1950年代至今,瑶光两村参加国家工作计有100余人。寨中至今还有举人第、土司第、练武场等遗存。寨内的四条主要道路均为青石板路,为清乾隆至道光时期民众捐资建成,一万四千多级青石板阶梯。修建这些青石板阶梯,需要一定的财力与物力,可见瑶光人当时的富有。

  人们总喜欢用亘古不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的不变姿态。而今,山川河流真的变了。因为聪明的人类在清水江的三板溪修建巨型水电站造福子孙后代,那条奔腾不息的清水江已成为一汪碧绿的湖泊。三板溪电站蓄水后,湖水上升,水位线下的山川、树木、村庄等被淹没在水中。以前,从清水江边到瑶光苗寨还要爬一段距离路,而今水位已经上升到瑶光寨脚。瑶光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临湖而居的村庄。原来那条从江边延伸到寨子的青石板路也淹没了形迹。虽然山河有些改了模样,但走在瑶光寨子里,依然感受到历史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古树、古井、古碑、古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街巷……高而险的岩坎上依附着陡峭地形修筑的一幢幢房子,有古老木楼民居,也有与时俱进的现代砖瓦房,相映成趣掩映在一片翠绿之间,构成一幅美丽古朴的乡村图景。

  马蹄踏在寨中石板路上,回荡着清脆的声响,似在诉说历史历史的过往。光滑的石板路留下瑶光人岁月的痕迹,折射出木商时代人们忙碌的影子。可以说没有清水江上的木材贸易,也就没有瑶光这一万多级阶梯的青石板路。在封建社会年代,黔东南很多村寨还在为填饱肚子而忙于刀耕火种的时候,聪明勤劳的瑶光人已从外来木商那里学到了经商的本领。利用便利的清水江条件和清水江两岸高山上丰富的木材资源,经营木材发家致富。那一万多级阶梯的青石板路,就是木商时代财富的见证。

  说实话,这次去瑶光,不是去看山水风光,也不是去探访木商文化,而是去寻访一段红色的历史记忆。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瑶光,走进这个流淌着红色革命基因的寨子。如果用一种颜色来代表一个寨子的文化属性,那么瑶光苗寨无疑属于红色。寨子中的“红军渡口”、“红军桥”、“红军战斗遗址碑”、“红军纪念馆”、“红军亭”……无不凝聚着红色文化记忆。“红军河口战斗纪念碑”耸立在瑶光上寨古树环护的小山头上。史料记载:红军第九军团1934年12月16日抵达河口。此前,敌人对于突破道道封锁线、挥戈西进的红军极其畏惧,故早于此摆下重兵(约两个团)把守,在河口乌下江两岸瑶光寨脚和清江北岸设防,企图凭借河口天险,阻止甚至消灭红军,演一场“石达开梦断大渡河”的美戏。当时扼守瑶光的是黔军杜肇华第一旅,他垒筑碉堡,广积粮草,并勾结当地反动势力,挖坏道路,伐木拦路,清缴船只,拆毁浮桥,造谣红军为“匪”,并要百姓把粮食藏匿起来,妄想使红军“寸步难行”。红军右路纵队前卫一部于12月18日从平略溯江南上进至河口姚家坪,欲架设浮桥抢渡乌下江,遭守敌火力阻击。红军另一部南下在塘东半坡与守在瑶光半坡之守敌进行炮战,而顺乌下江而来的另一支红军部队占领瑶光寨,断敌后路,并迅速压向河边敌阵。守敌腹背三处受击,遂丢弃阵地沿清水江往西和渡清水江往北溃逃。12月21日,红军总部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进驻瑶光寨。红军总部设在瑶光中寨的姜家大院里,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大多住在这里,而毛泽东则住在寨脚古树旁李家大屋中的厢房。很遗憾,姜家大院毁于1958年寨子的一场大火,只有遗址留存。值得欣慰的是毛泽东居住过的李家大屋至今保存完好。

  在村中一位热心老人的引导下,沿一条石板小路从古树丛中蜿蜒而上,不一会就到李家大屋门前。李家大屋由正屋和左侧的厢房组成,厢房前有一块青石镶铺的晒坪,外缘围以青石栏杆。据老人说,李家正屋建于清道光时期。从建筑结构看,房屋为四间三层重檐悬山顶木质结构楼房,具有典型的清水江木商文化建筑风格。厢房建于光绪年间。厢房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雪,仍散发出岁月沉淀的木头清香。毛泽东居室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一床,一桌,一盏油灯,简朴中氤氲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岁月深处,似乎那些壮怀激烈的号角,还在雄奇旷远的大山里回荡。在这里,循着历史脉络,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宏大的历史叙事。

  站在瑶光寨子上,凝望这片眼前的红色热土。

  那个清水江放排下洞庭的年代已远去,硝烟弥漫的岁月隐进历史深处,当年红军长征过瑶光战斗最激烈的前沿阵地河口,已经淹没在三板溪电站库区的浩渺烟波下。而历史的画卷却定格在这片山水风物的传说中,深深铭刻进苗家儿女对红军生生不息的思念里。

  除了默默祝福瑶光明天更美好,我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