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十二道拦门酒
“ 12道拦路酒迎接着游客 ,姑娘们身着苗族盛装端起牛角盛满米酒拦路、老人和孩子们穿着苗族服装在田边路旁,吹奏芦笙迎接游客进寨。 喝了12道拦门酒才进到寨中芦笙场。苗家人热情好客,实乃芦笙美酒醉苗乡啊!”这是日前一位上海游客殷先生接受笔者采访时感激地说。
郎德上寨位于雷山县城北部,距县城17公里、州府凯里市27公里,坐落望丰河畔,郎德至望丰公路穿寨脚而过。该寨始建于明初,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现有147户700多人。居民为陈、吴两姓。 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民居依山而筑,全是清一色的吊脚木楼,家家置盖青瓦。吊脚木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中,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不时在旷野山间回荡。寨前一条弯弯的河流宛如蛇龙悠然长卧,流入下游邻寨郎德下寨汇合美丽的丹江河口而后汇入巴拉河,再后汇入清水江。南面有松杉繁茂的“护寨山”,北面有杨大六桥——“风雨桥”横跨于河畔上,桥盖上了小青瓦,遮阴挡阳,桥中两边还安装了“美人靠”,供游客来往享受。过桥可攀登养牛坡,还可观赏杨大六当年反清抗暴时筑起的碉堡和战壕。村寨对面建有一座观景台,让游客观赏了寨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一方水土育一方文化”集名村、名山、名水于一体的郎德苗寨,作为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整个村寨就是她的展厅,因此亦被称为露天博物馆。她的民居、建筑、饮食、服饰、节日、婚嫁、丧葬、礼仪、宗教、信仰与禁忌、文化与艺术等形成了一件件光彩夺目的艺术展品。自1985年郎德上寨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以独树一帜的苗寨建筑、民俗民风和保存完好的民族历史文化,使其成为外界了解苗族特色风情的窗口之一。因而声名远扬,享誉中外。1993年郎德上寨被载入《中国百座博物馆志》一书,国务院并将郎德上寨命名为“民居古建筑群”立碑加以保护。1995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苗族歌舞之乡”和1997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199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了“全国百座特色博物馆”之列;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跻身于“中国景观村落”;2008年成为“奥运圣火走过的地方”;2012年被入选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等多个响亮的桂冠,成了苗岭山区苗族文化的一张名片。目前,该村寨博物馆主体分为“一馆两点”,即:苗族文化展示主体博物馆、刺绣纺织参观点和杨大六故居参观点。该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更加有效地推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多彩的苗族传统文化。通过保护民族村寨、开展文化旅游,打开山门迎远客 。据村民委负责人介绍,35年来,已接待国内和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中外游客170多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达5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