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执著的坚守:王启兵的陶艺人生

发布时间: 2020-07-20   作者: 涂林念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image.png

  王启兵在制作陶瓷

  黔东南新闻网讯 早就听朋友说,丹寨县兴仁镇窑货村有一位手艺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制陶方式,全手工制作陶罐。据说,全县只有他一人仍然坚持这门手艺。这不禁勾起我的好奇之心,想亲眼目睹这门可能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

  据介绍,土法制坛工艺是窑货村的传统手工技艺,“窑货”这个村寨名也因这门手艺而来。这个地处深山的村寨从清康熙年间起就有烧制土坛的传统,当时仅有200多户人家的苗族村寨就有制陶作坊几十个,近百人传承着土法制坛工艺。

  窑货村烧制的酒坛、腌坛、水缸等用品与周边县市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因质量上乘而畅销县内外及两广地区,成为了周边城乡家庭日常必备用品,古老的制坛手艺也成了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寻 觅

  怀着对手艺人的敬佩以及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2020年五一劳动节那天,我和朋友开车前往村寨寻找这位手艺人。

  早上八点,从县城出发,因窑货村与南皋乡石桥村古法造纸景点在一条线上,我们打算先到路线熟悉的石桥后返程途中再慢慢找寻。

  缘分总是奇妙地存在。车辆快驶出兴仁镇进入南皋乡地界时,我们惊喜地发现路边一个指示牌上清楚地写着“窑货”两个字。

  看完石桥古法造纸后返程,跟着导航行驶了6公里就到达窑货村。

  从县道转进乡村小路,路面虽稍微有一点窄,但路况很好。

  村口有几户人家,一位大姐带着几个孩子在家门口玩耍,我们向他打听做坛子的人家,她直指村寨前方,告诉我们先直行再左转就到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向前行驶了大约三四百米,遇到一个分叉口,指示牌标记着两个方向“上寨”和“下寨”。

  在黔东南州的很多村寨,或根据地形或根据方位,村寨大多分为“上寨”和“下寨”。

  直行的方向是“下寨”,我们继续向前行驶。农忙时节,虽然天下着小雨,村民们大多上山干活去了,村寨格外安静。

  一位中年大姐在院子里打理蔬菜,我下车向她打听。她热情地指着斜上方:“诺,他们家就在那里”。

  顺着大姐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二三十米外有密密麻麻的十几户人家。

  中年大姐用带着严重方言的普通话很耐心地告诉我具体是哪户人家,我听得云里雾里。

  上坡下坎,沿着小路往寨子深处走,有村民家中养了狗,见了生人狂吠几声,并不真正靠近。两位老人正在小路路口闲话家常。一位婆婆听说我们要找做坛子的手艺人,腿脚并不算灵敏的她坚持要亲自带我们去寻找。

  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家,婆婆一会儿上前敲门,一会儿在院子里用苗语叫喊人名。

  久久无人回应。

  婆婆有些失望,对我们说:“可能上坡干活去了。”

  我们在院子里转悠,试图看王启兵会不会回来。

  院子坎下的一棵桑葚结得正好,有些已经成熟。婆婆看出我喜欢,笑眯眯地告诉我可以自己去采摘。

  苗家人的善良和淳朴在村寨里总能彰显得更淋漓尽致。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还不见人回来。雨越下越大,我们打算“无功而返”。

  婆婆失望地从地上站起来,打算和我们一起离开。

  这时,从院子另一侧的小巷子里走过来一个中年男人。身材高大,衣着整洁,走路笔挺,皮肤黝黑,留着小平头,看到陌生人人微笑着打招呼,露出一排整齐而洁白的牙齿。

  婆婆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欣喜地说:“就是他。”

  他就是王启兵。

  王启兵有些不知所以。了解我们的来意后,他笑着说:“哦哦,不过最近没有做坛子,家里倒是还有一些,不多了,你们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婆婆把我们“交接”给王启兵后,转身回家了。

  邂 逅

  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每年五月底到九月底是做坛子的最佳时机,其他时候王启兵都以务农为主。

  走进他家放坛子的屋子,大大小小堆着二三十个坛子和大缸,我指着墙角的一口大缸问他:“那个多少钱。”

  王启兵摇摇头说:“那个不行,有坏的。”

  我请他帮我挑选两个做泡菜的小坛子和一个储存茶叶的大缸。

  王启兵抱起坛子轻轻敲击,坛子发出清脆的回音,经过认真的对比,王启兵挑选了两个坛子放在一边。转身往另一间屋子挑选大缸。

  屋子里只有四五只大缸,王启兵指着后排的三个说:“那三个都是坏的,你在这两个中挑一个吧。”

  这两口大缸是王启兵去年烧制之后剩下的,坏了的王启兵自己留着储存干货,从不售卖。这两口大缸体积较大,柴窑烧制后微有变形,缸口不是正圆。

  对于诚实的人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我仍旧请他帮我挑选。

  王启兵把两口大缸搬到光线较好的屋子,放在膝盖上旋转着侧耳轻轻敲击,大缸伴随着敲击声发出清脆的“嘣嘣嘣”的回音。

  来来回回十多分钟,王启兵最后指着其中一口大缸说:“这个好”。

  然后他将选好的大缸搬到水池边上,试水。

  在农村,很多人用这种大缸盛水,如今,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水池,大缸便成了装酒的器皿。不管盛水还是装酒,王启兵都要保证他卖出去的每一口大缸“不漏”。

  大缸买好了,我们担心路程遥远颠簸会弄破。王启兵告诉我们别担心,他会帮我们装好。

  雨下得很大,王启兵扛上大缸,我们拎着小坛子,走了一百多米到达停车的地方。

  他将缸口朝下,周边找了一些软和的物品挡住,再使劲去推大缸,居然不怎么摇晃了。

  王启兵拍拍手说:“放心吧,很多很远的地方开车来买缸子的人我都是这么帮他们装的,不会坏的。”

  我问王启兵:“你有微信吗?以后有朋友买坛子或大缸可以找你。”

  他说:“我不会用微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家,有喜欢的会上门来买的。”

  因手工繁琐,适宜制作的时间较短,王启兵每年只能制作一百多件。周边的村民都知道这种手工柴烧的坛子保存食物更好,即使价格比工业化生产的贵上几倍,大家还是愿意购买这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

  因此,王启兵为数不多的陶制品“不愁销”。

  6月下旬,与朋友小聚,从大缸中取茶叶。想起一直没有见识到手工制陶的工艺,心有遗憾。

  打电话给王启兵,希望能采访他。

  他说他最近在做坛子,有点忙。

  听到这个消息,我约上朋友当天下午就赶往窑货村。

  阳光明媚。窑货村的夏天,绿意盎然,鸟语花香。

  王启兵家门紧闭,朋友指着对面山坡说:“他的作坊在那里,我们去那里找他。”

  顺着朋友手指的方向,除了青山和水田,我并未看到房屋。

  踩着软绵绵的青草,穿过两条田坎,爬上一段小坡,一间小屋出现在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后。

  青瓦为盖,青石围墙,地面是踩实的泥土,半间屋子整齐地排放着成型的白色坛子。

  这些坛子是王启兵一个多月的成果。

  王启兵坐在通风口,脚推动“车子”(制陶转轮)匀速转动,双手小心翼翼拉坯塑型。汗如雨下。白色短袖上衣和挽起裤脚的黑色裤子上全是白色陶土留下的印记。

  看到我们走近,王启兵一边抬头和我们打招呼,一边用余光盯着坛子。他手里的活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前功尽弃。

  我们到来之前,这片山林只有王启兵一个人,除了“车子”转动的声音,只有此起彼伏的鸟叫声与他相伴。王启兵豢养的两只小鸟在笼里欢叫,周边山上的鸟儿随声应和,也是另一种热闹。这大约是丹寨群众热衷养鸟的原因之一。

  清风吹过,顿觉凉爽。

  王启兵的祖先们自江西开始迁徙,他们带着制陶的手艺,发现窑货村有适合制作陶器的“观音土”,决定定居在此,取名“窑货村”。

  窑货村土地资源不算丰富,地理条件并不优越,祖辈依靠制陶的手艺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

  王启兵说,他家从来不是贫困户。

  王启兵和哥哥王启春在烧陶的工坊里长大,十五六岁时,他就开始和父亲以及哥哥一起用扁担挑陶器到麻江县宣威镇上去卖,父亲和哥哥每人挑四个,他因年幼只能挑两个,25里路要走上五六个小时。为了省钱,他们通常会从家里带上两团耐饿的糯米饭,把坛子卖完了,再走路回家。

  那时候,一个坛子卖三块五毛钱,那是全家人主要的经济收入。当地人称之为“盐巴钱”。顾名思义,卖点东西给家里添置盐之类的物品。

  常年的耳濡目染,王启兵喜欢上这门手艺。20岁时,父亲正式开始教授他,直到25岁,王启兵才算正式“出师”。父亲也在那时候“退休”。

  王启春没有耐心学习这门手艺,选择放弃。自此,王启兵成了他们家唯一愿意继续从事这个工作的人。

  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工业制坛及市场多样化的冲击,窑货村的土坛生意一落千丈,村里的手艺人大多改行或外出打工另谋出路,年轻人嫌这个手艺枯燥乏味而不愿意再学习。王启兵的两个儿子也不愿意从事这门又脏又累又不挣钱的活计。

  王启兵不忍心手艺失传,选择坚守。

  坚 守

  后山上能制陶的土已不多了,儿子们也不愿意再学习这门手艺,王启兵很担忧。

  “如果有人想学,你愿意教吗?”我问他。

  王启兵突然眼里放光:“当然愿意啊。”

  从挖陶土开始,到最终烧制成器,前后有几十道工序。光捶打这一道工序就要用花捶和拱捶反复敲打四遍。

  这是一门吃苦的手艺。

  一个多月过去了,王启兵才将50多个坛子做成型,接下来,还有晾晒、上釉、柴烧等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小心翼翼,否则前功尽弃。

  柴窑离工坊有一百来米,中间隔着一片包谷林。盛夏时节,包谷长得正好,穿梭其间,包谷叶子割得人生疼。

  柴窑像一条龙“爬”在工坊的另一面的小山坡上,从下往上共有五个窑洞。窑上面堆满了一捆捆整齐的松木。

  待制作成型七八十个后,经过晾晒、上釉等工序后,王启兵再一个一个将坛子从工坊搬到柴窑里。窑口很小,必须一个人先钻到窑洞里,外面有人将坛子一个一个递进去。这个时候,王启兵需要家人的帮助。

  烧窑也不轻松。

  烧窑的木料必须是松木。松木的火力足,稳定的火力能保证陶罐的釉色和形状更好。

  每年冬天,王启兵都会上山砍下松木的枝桠,一捆一捆码好后堆放到窑上。来年松木风干后才能尽情燃烧。

  第一次烧窑要足足烧上12个小时,不仅保证火不能熄灭,还要尽量保证火力大小均等,釉色才能更均匀好看。

  然后再挨个从下往上的窑洞口烧火,每个窑口再烧上两个半小时,前后共计10个小时,才算完工。

  今年49岁的王启兵到目前为止没有走出过丹寨县城。他的手艺是爷爷和父亲传下来的,做的陶器仍然以传统坛子和大缸为主。

  五、六、七月,辣椒上市,村民们需要坛子装酸汤和糟辣椒,他就制作坛子。秋收后,苗族村寨家家户户要开始酿造米酒,八、九月时,他就开始制作装酒的小口大缸和装水的敞口大缸。这也是多年来王启兵掌握的“市场规律”。

  虽然目前还没有“传承人”,王启兵仍然干劲很足,他希望能尝试制作更多类型的器皿,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以此吸引年轻人来传承这门快要消失的手艺。

  离开窑货村的时候,一缕夕阳映照在水田中,和树林后小工坊里坚守传统技艺制作陶器的王启兵一样,执著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