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侗族踩歌堂石刻

发布时间: 2020-04-13   作者: 吴正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贵州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珍贵的一级文物,即通常所谓的“国宝”——“侗族踩歌堂石刻”。

  关于这件国宝,有个背景故事。

  1984年11月,我受贵州省文化出版厅的委托,在首都与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签订《关于筹办<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商谈纪要》,商定次年6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一楼西厅举办《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

  展览名称为何这么长?叫《贵州侗族建筑展览》或《贵州侗寨鼓楼展览》不是更简洁吗?为了取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我们费了一番脑筋。

  诚然,侗族建筑的精华是鼓楼,举办《鼓楼展览》未尝不可。但考虑到,侗族建筑,除了鼓楼,还有花桥(风雨桥)、戏楼、凉亭、粮仓、水井、水车、水碓、水磨、萨岁(萨玛)、民居、斗牛圈、斗牛场等等,都很有侗族特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单就鼓楼而言,用途就有十多种:诸如聚众议事、击鼓报信、排解纠纷、对唱大歌、吹笙踩堂、存放芦笙、摆古休息、悬挂牛角、拾物招领、施舍草鞋、存放葬具(抬棺材的龙杠及绳索),等等。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得知,侗族建筑不仅外形美观,工艺精湛,社会功能尤其丰富。可以说,社会功能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精髓。侗族建筑的社会功能,全方位地反映侗族村寨的风土民情。如果只展出侗族建筑的照片、图纸、模型,没有民俗活动,体现不出侗族建筑的社会功能。因此决定,除了展出大量彩色照片和精致建筑模型外,还征集侗族民俗文物进行展出,组织侗族青年表演侗族歌舞,演示“行歌坐月”、纺纱织布,努力把展厅布置成“侗寨”,让观众亲身感受到,进入展厅犹如进入“侗寨”一般。“进寨”之前先听“拦路歌”,品尝“拦路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在开幕式上改变剪彩惯例,按照侗族“进寨”习俗,在高昂浑厚的莽筒芦笙声中,喝侗族姑娘敬献的牛角杯“拦路酒” ,令人耳目一新。由时任中国外交学会会长、贵州籍外交家韩念龙率领的外国驻华使节,在展厅内的“鼓楼坪”上与侗族青年手拉着手“踩歌堂” ,场面极为热烈。

  现在看来,《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就是侗族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展示,只不过当时尚未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罢了。

  为了筹办《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我多次深入从江县一个叫“高增”的侗族村寨考察。一次,行进在村中石板路上,不经意间发现有块长方形的小石板,觉得不同寻常,弯腰翻开一看,但见上面刻有5个身着短裙的妇女人像,手拉着手跳舞,分明是在“踩歌堂” 。“踩歌堂”,侗族称“哆耶”。开展这种集体活动时,众人手拉着手,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人领唱,众人附和,最后一句都是“耶荷耶”,于是便有了“哆耶”的称号。“哆耶”,可直译为“唱耶歌”,意译“载歌载舞”。我将这块石刻,搬到鼓楼内存放。我知道,按照侗族习俗,鼓楼内的任何物品都是不能随意拿走、损坏的。

  这块“侗族踩歌堂石刻”,后来被我派往“高增”侗寨征集文物的简菊华同志带到贵阳,并带到北京,在《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上展出。按照《关于筹办<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商谈纪要》条款的规定:“展览结束后,所有展出实物原则上由民族宫收藏,并支付经费。”简菊华同志是贵州省博物馆的退休老专家,有着丰富的文物博物馆学知识,她建议我留下“侗族踩歌堂石刻”,带回贵州收藏。征得北京民族文化宫同意,我们如愿以偿。我想,如果简菊华同志没被邀请参加举办《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或者她没能慧眼识珠,建议带回贵阳,那么,贵州省博物馆就缺少一件很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一级文物了。“一级文物”是由国家文物局指派的专家组到贵阳实地鉴定认可的。而且是“一票否决制”,只要有一位专家不同意,就不能成为一级文物。由此可见,“侗族踩歌堂石刻”荣登“国宝”殿堂,非常难得,也有点偶然。

  这件“侗族踩歌堂石刻”,是作什么用的?当时并不清楚。1998年,我到“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故里荔波县一个叫“水浦”的水族村寨考察“石板墓”,在一座杂草丛生的二层墓体石板上,发现一块类似“侗族踩歌堂石刻”的石头(图4)。我晓得,侗族与水族同源,语言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风俗习惯也有相似之处。从而推断,“侗族踩歌堂石刻”可能是古墓葬或土地庙(侗族称为“萨玛”“萨岁”、“圣母祠”)建筑上的石刻部件。不过,如今水族民间舞蹈中,只有“斗角舞”(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没有“踩歌堂”。

  “水浦石板墓”是明代墓葬,说明300多年前,水族与侗族一样,流行“踩歌堂”活动。类似活动,国内有的少数民族叫“踏歌”,而与侗族、水族交错杂居的苗族村民,则称为“踩铜鼓”、“踩芦笙”。总之,都是踩着音乐的节拍(史书称为“顿地为拍”),跳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