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欢歌迎新春
年货铺里礼品多
黔东南新闻网讯 1月15日,央视新闻记者走进 雷公山深处的雷山县西江镇麻料“银匠村”,当天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苗族盛装,聚集芦笙场,跳着原生态芦笙舞,开办新春年货铺。央视记者在麻料村,不但要学习打银饰的技巧,还要打糍粑、听芦笙,和村里的驻村干部一起为山里的特别的年货直播“带货”!和苗族同胞一起喜迎即将到来的2020庚子鼠年新春佳节。
据介绍,麻料村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该村位于西江镇政府西北部,距离镇人民政府驻地西江千户苗寨15公里,距雷山县城53公里,东与台江县排羊乡九摆村接壤,南与控拜村相连,西面和北面与乌高村相邻,居住海拔970米,现有180户746人,全是苗族;道路交通便利,通过改建的“开排”油路经村口而过,东经排羊至台江县城,西经西江镇干荣村至雷山县城、北至凯里市三棵树镇。
麻料村世代以银饰加工为生,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过去,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麻料村银匠经济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很多人不得不弃业外出务工。村寨成了空心村,只留下老人和孩子。
据村委会负责人介绍,2016年5月,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和指导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省文化厅合作共建“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依托工作站,苏州工艺美院积极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重点开班培训贵州等西部省市的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提高传承人群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促其“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使他们能够“学艺谋生,传艺致富”。在通过这样的培训,学员们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想、转变了观念。一批年轻的手工艺人回村守艺,抱团发展,既振兴了传统工艺,又促进了乡村振兴。
“以潘仕学为代表的一批有思想、有责任的麻料村人,经过培训后,开始思考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在村寨传承保护中的作用。苏州工艺美院、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也积极给予鼓励,并为他们出谋划策。全村人筹资100万元,申请扶贫资金58万元,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银饰加工坊、银饰刺绣传习馆。村民联合成立百匠银器合作社、银绣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银匠协会等,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吸引村里的银匠回归山寨。村寨又恢复了潘仕学年幼时见到的‘银匠天天作’的景象”。村支书李玉昌说。
此次新春年货铺共吸引了来自雷山的老腾鱼酱酸、毛克翕银球茶、老倪青钱柳等15家企业前来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