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新闻网讯 碧当嘎(Bil Dangx Ghad)是凯里市开怀街道办事处东面隔金山大道的一块陵坡地的苗语音译地名。民间意思为看会坡。
游卯(Yex Mol)是聚居于巴拉河水系为主的苗族女性西江式服饰区域这部分苗族社区的一组节庆活动的苗语音译名称。民间意思为过吃卯节游玩集会。这组集会持续时间大致从农历六月初卯日起到农历八月末卯日止。大型集会地点主要分布在台江县的台盘(Zangx Jek),雷山县的县城(Zangx Xongx)和西江(Dlib Jangl),凯里市的挂丁(Nangl Liangs)、碧当嘎、排乐(Bil Hluk)。而碧当嘎游卯则独领风骚,格外驰名。
农历六月初五逢卯日过吃卯节后,顺随星期日挂丁游卯的第3天即星期二起,碧当嘎就开始游卯了,持续3天。
时节一到,从苗疆各地,跋山涉水特意来碧当嘎游卯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非常热闹。盛况空前时期的碧当嘎游卯节日人数能达数万人。因而,人们年年期盼和向往着。
历史上,碧当嘎游卯这种地域性、宗族性节庆,能够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至,成为黔东南西江式服饰苗族夏季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最为隆重的节庆,自然有她自身独特的魅力。
环境优美。四面环山的碧当嘎这块陵形黄土坡地,中间高,四周低,东西580米,南北805米,海拔797米,相对高差35米,东边、北边为冲田地,西边为松林地,南边为欧美河,原丛林稀疏但可遮阴,草地青青但能共乐,没有建筑物、耕地及其他设施,面积0.5平方公里。舒适的植被,平缓的坡地,宽阔的场地,能容纳10多万人驻足玩耍,是一处绝佳社交游乐地。
交通便利。碧当嘎正处在过去从炉山至丹江的用鹅卵石铺就的官方古驿道东北边(现在的凯里市炉山镇—雷山县丹江镇—榕江),凯雷公路、凯台公路经其北面而过,古今四方交通便利,人流通达。
节庆使然。一方面,游卯集会主要是给年轻人自由社交寻伴提供方便。苗族主要实行部族通婚制。西江式服饰这部分苗族人口多、分布广,环雷公山周围和巴拉河水系——雷山县的西江、丹江、永乐、望丰、大唐,台江县的台盘、南宫、排羊、交密,凯里市的三棵树、开怀街道,剑河县的太拥,丹寨县排调镇的孔庆、加配,榕江县的乐里、小丹江等诸多乡镇街道苗寨同一服饰文化圈集团就是这个族群。而农历六月碧当嘎游卯是这个区域里5个主要游卯点中的最后一个游卯点。这样,前来碧当嘎游卯的人自然就成为最后最集中的人群了。大场合寻伴更为容易,谁不前往?二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区位优势的碧当嘎游卯的内容也越发丰富,赛歌、赛牛、赛马、比武、赛芦笙、赛鸟、赛鸡和集市贸易等样样俱全。这样,碧当嘎游卯场既成为娱乐场,也成为竞技场,是有一技之长的后生们赛艺赛技的地方。百姓认可的一个硬道理是:各地的歌师、吹笙师、舞师、骑师,甚至古代的武师,一旦经过碧当嘎游卯节比赛的洗礼,就会成为名正言的“师傅”,能获得一帮仰慕者的拜师和广大群众的尊重。这就提升了娱乐场和参与者的荣誉。碧当嘎这个地名和碧当嘎游卯这个节庆的名誉就会日益远播,从而享誉苗疆,人们不请自来。
投宿方便。碧当嘎的东、西、南、北四周环绕着龙井、薅支坪、开怀3个较大而传统的苗族风情村和一个已半苗化的屯堡文化的悦来堡村;广袤的地方几乎为热情好客的苗寨;西北面约10公里的老凯里虽是一个小城镇,但毕竟设有可供用的旅馆。这就为前来碧当嘎参加游卯节的远方游客散离投宿时没有了后顾之忧。
总之,碧当嘎游卯节的优越条件没有理由让远方的游客不来。
碧当嘎的游卯场景是美丽的,场面是令人震撼的。
陵坡地上,只要能住脚的地方,就能成为游方场。坡面人群涌动,井然有序。男男女女,早相识的,刚结识的,在探问的,一片片、一处处、一垄垄的年轻人,他(她)们服装鲜艳,双双对对,排排行行,有的打着阳伞,有的扇着扇子,有的站起,有的坐起,有的蹲着,尽情对唱,倾诉衷肠。
在那不会山歌就难找到如意伴侣的时代,对歌的场景是多么的美妙。
芦笙场上,一圈又一圈的芦笙舞吹着跳着,施展舞艺,用力比赛。
赛马场上,备赛道头,骑手排列,听候挥哨。跑马道上,哨子一响,赛马齐放。 人喊马嘶,一批又一批的骑手们策马扬鞭在赛道中相互“排挤”,马后则尘土一片溜烟。赛道两旁的观众看着骑手“快意恩仇”也不免热血沸腾,整个赛马过程高潮迭起,热闹非凡。
赛马,除了比马的速度和耐力,比的还有骑手的力量和胆识。
斗牛场上,两头水牯头对头,角抵角,斗得惊心动魄。观众圈里的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哪一头牯牛更能沉得住气。一次次、一轮轮的激战中:难解难分者有之,被顶翻在地者有之,仓皇败逃者有之,眼睛被抠者有之,两者相碰瞬间一头或两头倒地毙命者有之。牯牛拼命奋斗,地面尘土飞扬,人群欢声雷动。
斗鸟场上,爱鸟者也在唯恐看不清楚地盯着正在互相抓啄的两只画眉,看看哪一只画眉最后称王。
路边的狗肉汤锅棚,老少爷们及闲游者则在享受着游卯节庆期间带来的另一番风味。
傍晚时分,游卯的人们渐渐散场,这时候映入人们眼球的碧当嘎又是另一种景象了。由于向碧当嘎汇集的路线主要有东北龙井路、西北薅支坪路、西边金井路、西南边开怀路、南边大堡路。当人客散离的时候,在多彩民族服装的映衬下,这5条路就像5条五花十色蜿蜒而行的长龙, 头部已进入寨子明主入户,尾部还在碧当嘎场地待散,构成了一幅五龙抢宝图。
密密麻麻的人群陆续散入碧当嘎周围村寨家家户户。此时,各家各户正忙接待远方的来客,问候声、笑声、歌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有的村民户入客多达60余人。晚上的待客村寨,山歌声、酒歌声、划拳声、摆谈声,一片欢腾。
而那些无意投宿的,或者附近村寨无亲戚可以走动的游客们,有的干脆就在碧当嘎场坝 就地用餐,游玩通宵;也有的不辞辛劳跑到10公里远以外的亲戚家去投宿,第二天又返回来继续游卯。
无论是就近投宿的还是在游卯场露天将就一夜的,大家脸上全然没有疲惫,照样过得开心,玩得愉快。
还见到,日、美、英、法等外国人也来造访碧当嘎游卯节。说明这个游卯点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几乎一个节日或节庆活动都有一个甚至多个起源故事。碧当嘎游卯节的由来其中的一则是这样讲的:古时候,巴拉河下游台江段的一个苗寨有一个智慧的老人,他看到巴拉河流游物产丰富、地方美好,宜于人居,但人丁稀少。由于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交通不便,联姻困难,年轻人都要去远一点的村寨谈恋爱,各种毒蛇猛兽横行,生存环境险恶。这就严重阻碍了苗族先民的发展。想好后,这个老人便召集部族几个首领商量决定: 为了地方村寨发展,利用栽秧结束后的农闲季节过节,过节范围为巴拉河流域所有村寨,节后举办节庆活动,为未婚青年搭建一个游玩平台,给他(她)们自由恋爱成婚,使巴拉河这一带的苗民人丁兴旺起来。满栽满插之后,老人就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向巴拉河上游进发了。他们一路向所到之处的人们宣传过节的好处。当他们到达现在的寨瓦村发现有两个河口时,选择分两组行动,一组由老人带队,朝雷山方向峡谷大的河流进发,二组由一力壮小伙带队,朝着龙井方向峡谷小的河流进发。不久,二组就来到现在的龙井村,发现了河的源头——冒水井。于是,他们随即返回一组向老人汇报,但追到了现在的沙嘴村之后,看见带队的老人已发病休息,不能前进了。给老人汇报情况后,他无奈地宣布过节的地方:今天正是农历六月卯日天,从龙井村和沙嘴村以下的巴拉河流游范围的村寨就过节吧,选日不如撞日,因逢卯日,节日名称就定为馕卯(Nongx Mol),即到卯日就过吃卯节。节后,各地村寨要按头个赶集日或实际情况选址举办节庆活动——游卯。碧当嘎游卯节就这样兴起了。
碧当嘎游卯集会开启之后,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集会影响力逐年扩大,使碧当嘎游卯节发展成为苗疆腹地夏季丰富多彩而久负盛名的苗族节庆活动。
眼摄鼎盛时期碧当嘎的游卯胜景,无疑是享受了一次盛大、绝美的苗族活态视觉盛宴,更是体验了一次心旷神怡、终生难忘的开心之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自身生活的需要、凯里城的规划扩建,民宅、机关、学校、变电站、公路、街道等林林建筑占去了碧当嘎半个坡,并将继续建设着。因此,碧当嘎游卯节虽依然存在,但规模已今非昔比。远去的盛大的碧当嘎游卯节,将会永远成为到过的人们的美好回味及历史记忆。碧当嘎建设性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惋惜中的进步,我们积极支持。喜欢游卯的族群就另行改址,继续进行吧,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