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扒开历史尘封,看苗刀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2019-10-21   作者: 吴寿昌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苗刀,在古文献中屡屡提及,还往往不惜篇幅,述其“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苗刀,在互联网时代,百度上一搜索,“十大名刀”中,赫然位列三甲!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英吉沙小刀,保安族的保安腰刀,云南阿昌族的户撒刀,蒙古族的圆月弯刀都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四大名刀,其制刀工艺已经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了,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苗刀却难觅踪迹,名落孙山!

  苗刀又因何故高居中国“十大名刀”三甲?百度里就有一段符合历史逻辑的叙述,大意是:苗刀之名得于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联盟首领蚩尤的配刀,被后世命名为“苗刀之祖”。可见,苗刀是有“三苗国”血统的中国刀。自汉以来,历朝皇帝就经常把苗刀作为回赠礼品,赏赐给外国使节,从东汉灵帝、三国曹魏以及魏明帝都向日遣使赠送过中国苗刀。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镇守海疆,对苗刀技法进行了研究和创新,大大提高了戚家军的战斗力,遂平息了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的倭寇之乱。而善于学习的倭国,将苗刀拿回去研究,干脆连刀的基本形制都保留了下来,只对刀刃曲度作了一些改进。于是,苗刀作为日本(武士)刀的“老师”,这才上了“十大名刀”的名册。

  历史上一度声名显赫的苗刀为何到了近现代就没有了它的身影了呢?其实,这与苗族的一段历史有关。

  东汉时期,“武陵苗”在武陵山地区发展壮大到威胁中央政权,被东汉政权视为大患,于是在长达139年间,用兵“征苗”30余次。但“武陵苗”凭借武陵山区的地形优势而重创官军,使其损兵折将,屡战屡败。后来,朝廷派出的伏波将军马援攻克了“武陵苗”,致 “武陵苗”被迫大规模“转移”,或南下广西又北上榕江再四散黔东、或西进贵州,成了史书上所说的“黑苗”。而坚持战斗到最后时刻的“九兄弟”( 史称 “九股苗”),最后也被迫逃亡到了清水江流域,并沿着巴拉河、重安江支流,逐步分散,与先后到来的“黑苗”融为一体。

  汉文文献在述及此过程时,竟毫无贬损之意,尚能客观描述。事实上是为“九股苗”、“黑苗”历史上的“民风剽悍”作了逻辑上的充分铺垫。堪称“战斗民族”的“九股苗”、“黑苗”,为了生存,一直在战斗,无需讳言,他们离不开他们的战斗武器——刀。

  贵州各类旧志,相互转录成例,对“九股苗”、“黑苗”的记载趋于一致。如《清平县志》(2017年凯里市志办翻印)载:“九股苗……散处蔓延,地广人多,衣服、婚姻、饮食、丧葬概如黑苗。……性尤剽悍……能头顶铁盔,身披铁甲,约重三十斤。铁片缠腿……左执木牌右持镖杆,口衔利刃(苗刀),捷走如飞。……其利刃名曰环刀,把上用铁圈,大如饭碗,刀把尽缠生牛皮,贮以油黑。木鞘以皮绳栓鞘,佩于腰左。”旧志上所描述的苗人够尚武和威猛了吧!

  朝廷对九股苗一直心生忌惮,在铁器贸易和征募兵役方面处处表现对九股苗的设防和禁忌,这在《镇远府志》中多有论述。

  由上可知,“搜缴刀枪”的命运就在所难免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兵器利刃,也就明白其为何就此走上 “消亡”之路了。

  让封建当权者忌惮的不仅仅是“九股苗”、“黑苗”“性喜嗜杀”的性格特征,其实更为忌惮的是苗民们曾经终身用作护身的工具和武器——苗刀。清乾隆元年张广泗奏的《议复苗疆善后事宜疏》曾称:“既有屯堡可守,器械亦所必需,应将现在苗人所缴器械,拣择完好者与铦利者,按户给散以资,操演捍卫。”这句话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虽然苗刀被禁,但作为完好者与铦利者仍然被分配给当地屯户,作为文物应该还有保留下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苗刀尚有民间存在的可能。

  2018年8月底,笔者在凯里市湾水镇上岩寨张再银老人家中就亲眼见过一把苗刀,虽然年代无考,但从外观看,应有一定的历史了。现对此刀弹敲,仍铿锵之声清脆,目测刀刃仍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同日也在上岩寨寻访到:吴氏宗族于2016年3月重修家庙,在开挖地基时曾挖出一把大刀。族人认为属祖传圣物或镇邪之物而不敢留存,拍照后又重予安埋,封土后在原址上重建家庙。此刀形似加长了的现代杀猪刀,一面开刃,刀把末端看似钩状,其实原为整环,已经锈脱一半,应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刀”。

  同样在岩寨,就先后发现有两种形制不同的刀,那么,到底它们是不是文献中所说的苗刀呢?此处发现的“环刀”符合史书描述,无疑就是史书述及的环刀。而张再银家中所藏的刀,显然不是贵州旧志上所述的“环刀”,但却更接近百度上所述的“蚩尤刀”“三苗刀”,论辈分,应该属于“苗刀之祖”。

  “环刀”是“三苗刀”在战争实践中的改进,两者都是血脉相承的“苗刀”。

  “三苗刀”适合双手持柄用刀,不宜单手挥舞,适应于贵族或首领使用;“环刀”因在刀柄末端有铁环,单手可以串过铁环握刀,亦可直接单手握刀,激烈挥舞而不“掉刀”,实现“左执木牌右持镖杆,口衔利刃”的战斗状态。“环刀”应是普通“苗军”战士的标配之一。

  苗刀之“铦利”,来源于其奇特工艺。志书上也有详述。《清平县志》载:“造刃之法,子初生时,各亲家送铁一块,匠人造成粗样,埋入泥沟,每年取出冶炼一次,至十六年方成。刃口有镰纹或三线五线九线,磨而不灭。宰杀物,过而不滞。”送铁一块,这块铁有多大呢?《黎平府志》对其境内的苗刀、瑶刀有过这样的描述:“儿始生,称之以铁,如其重,渍之毒水。俟儿长大,锻以制刀”。 《清平县志》说到的苗刀工艺更为繁复,但第一次送的铁也应该不低于新生儿的体重,毕竟要经过16年的冶炼和埋藏,损耗在所难免。至于说到“过而不滞”,说明砍杀过物,不卷刃、不钝口,刀口齐刷,极其锋利。

  苗刀的这一工艺暗合了名刀的一般锻造原理,即:千锤百炼,反复煅焠,增强硬度。但苗刀有每次埋入泥沟长达一年的过程,是极其奇特的工艺,科学上说,是充分与矿物质进行交换,形成更为奇特的合金的过程。从精神和文化意义上说,苗刀的形成过程,与生命的成长过程一样,被赋予了生命、宗族、家族、民族的神圣意义。一刀在手,犹如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运用自如,特别珍惜,形影不离。

  苗刀锻造工艺与古老的“镔铁”工艺和“龙泉剑” 工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一时尚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在历史长河中,它们应是相互“偷师学艺”、相互借鉴的。

  苗刀的锻造工艺,见于文献,但缺乏后人实践。实践并不难,名酒分有5年、10年、15年陈酿及百年老窖。而苗刀16年锻造又有何妨?

  苗刀工艺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有谁来传承?

  苗刀如此独特的工艺、独特的文化意义、足以形成一个宏大的非遗产业。上述的英吉沙小刀, 保安腰刀, 户撒刀,蒙古弯刀,甚至藏刀、龙泉宝剑不也形成了产业了么!

  谈至此,想到湾水的铁艺、重安的铁艺,也曾经在苗族社会、在周边乡镇颇有影响。如今,传统农耕日见衰落,传统铁器也日暮西山,能否借助铁艺基础,扛起苗刀工艺大旗,让苗刀在旅游大潮中,获得重生而再火一把?

  《舌尖上的中国》曾经让某地的一款手工锅火得不得了,于是假冒伪劣的也一起冒出来。于是,官方和行业协会不得不出手管理。说明创造品牌之重要,而管理品牌更为重要。

  苗刀传统工艺极具仪式感,是在新生儿出生后开始备料锻造,过程很长。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秉承传统工艺,可以借鉴中国窖酒、外国陈酿的方式,明码生产5年苗刀、10年苗刀、16年苗刀。原汁原味全过程打造的16年苗刀,可以命名为“战神刀”或“战神苗刀”。工艺过程必须举行庄严仪式:取料称重、初样打造到开刃成刀,每个环节必须开坛祭祀苗刀之祖蚩尤,工艺环节一丝不苟,全程监控,保证每件苗刀没有假冒。恢复苗刀工艺,一开始就应该实行官方主导,或政府或苗学会牵头,先公告资深铁匠报名,出资人报名,以含出资人、铁匠的组合竞标,从中优选一家作为中标者准许开发。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止良莠不齐和假冒伪劣出现,以使苗刀制作的这一工艺成为民族“非遗”技艺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