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新闻网讯 早年的农村,具体来讲是在集体经济以前及改革开放前二十年这两段时间中,苗乡侗寨有一种活计为泥瓦活,它们是由当地泥瓦匠人来完成的。解放前和农村联产承包到户的前段时日,它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出现在乡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立起集体经济时它是作为农林牧副渔五业之中副业广泛地活跃于田间地头,它所烧制的砖瓦供当地和附近村寨居民建房造屋用,用时下行业归类,它是农耕文明的延伸,是民族民间实用工艺的重要载体,现在来看颇值回味。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出生地三穗县八弓镇美敏村,当时就有三四支由砖瓦匠人组成的队伍从事这项活,耳闻目染,那些细细节节印象深深。
记忆中,做这项副业首先要选好场地做好工棚。一是选制窑地。窑子要求离住户既要近又要考虑万一失火莫烧着农家,一般选一小丘陵作背山,朝向坐东面西,挖好模型用上好的白鳝泥炼制一尺见方且烘晒干透的四方砖在窑模内沿壁交叉叠砌至窑顶并留下一个二米见方的天窗(天窗在所烧砖瓦入窑后封顶做成窑田),正面留窑门,便于送砖瓦干坯、烧柴火及今后出成品之用,内砌等三角三个烟囱直通窑顶,窑底挖三条等长一尺宽五寸高的火、烟沟联通相应烟囱底部。接下来是在窑的前面塔建专门的砖瓦棚供泥工师傅在其下从事“炼泥”及制砖瓦土坯之用。三是防止砖瓦被雨淋要修平平整整可放二至三排并列砖瓦的堤埂若干条,堤埂间设置排水沟,以使水不至于浸泡到堤埂上晾晒的坯子,同时制作用麦梗编成的避雨排,待有雨遮盖砖瓦坯之需。四是在工棚内制一圆形泥槽供“炼泥”之用,这泥槽正中放置一圆木柱,木柱上下皆用固定的铁环框住用作栓“炼泥”之牛绕泥槽“炼泥”。
做好了上述事项,接下来就是选泥料。做砖瓦的泥料最好是白鳝泥,它黏性强,经揉压结实,烧出的砖瓦质优;如没有白鳝泥也可选用黄泥,虽质次但还算可用之材。
紧接着选牛,一般而言是选温顺的水牛,也有用黄牛的,与此同时备好牛的饲料,一份劳力一份代价,不能让老实的“炼泥”之牛吃亏,再就是备好足够要烧制砖瓦的燃料。
一切准备就绪,接着是具体的制砖瓦活计:“炼泥”、打砖瓦、晒坯子、装窑、烧制、出窑。
“炼泥”,故名思义就是把用作原料所选之泥进行物理加工,即取适宜的泥土放在砖瓦棚内的泥槽内,驱赶经木柱绳索控制的牛不停地绕槽踩泥,“炼泥”牛要蒙上眼,用兜兜住排泄器以防其屎尿污染制砖瓦之泥有损产品质量,砖瓦师傅一边炼泥一边把握槽泥的湿度并不时翻动保持经牛踩(炼)过的泥始终在槽内以致均匀受力直至泥土完全“炼”透实达到火候为止。
打砖瓦。将“炼”好的泥用泥弓切成相应制料,如是制砖,则切成砖样然后用力打入砖模子中,剔除多余泥反复摔打成紧致的砖坯取出放晒场晾晒;如是制瓦,则用泥刀将切割成适中的泥片由泥瓦师傅双手捧着迅速粘在瓦模上后一边转动模子一边用瓦刀尽力拍打至瓦成形后将瓦模卡口内缩获取瓦坯放至晒场风晾,砖坯瓦坯晾晒至干透成半成品。
入窑。入窑看似简单,实际是个技术活,搬坯子用木板一层层往窑内送,送到窑内则严格按照砖瓦师傅技术指导放置,原则上放置窑内的砖瓦需错落有致又不至在窑内出现垮塌,同时还要保证进窑的砖瓦在烧制过程中均匀受热从而避免有的砖瓦烧过火出现变形有的未烧到位硬度达不到发生不了质变,然后封天窗封窑门只留与人肩平方便送薪材的一尺来方的口。
烧制。砖瓦入窑,接下来是烧制,这烧砖瓦的柴质是有讲究的,竹类、草类释放的温度达不到要求,泡木等易长木材也因木质硬度差一般少用,最好是麻栗、青杠、板栗、转(锥)栗等硬木质材薪,窑火必须严格按师傅的要求,少加一把柴不行,多烧一把火也不行,完全依从师傅代代传承和摸索的经验操作。
晒窑田水。一般烧三至四天(瓦三砖四)后就要封窑口晒窑田水,窑田水即在窑的天窗(周围设有埂用于围水)上放入的适量水,天窗此时已改称窑田,其水在烧窑和封窑期间从未间断,封窑后因烟囱等都封,砖瓦师傅需不时巡视窑田并择时用钢钎插天窗往窑内放窑田水淬砖瓦及降温。
出窑。大约在晒窑田水的第三天就可开窑,开窑有一套专门仪式,仪式结束后砖瓦师傅从离窑门口较远距离用特制工具猛烈冲击窑门柴薪入口,待其热浪冲出,然后待温度冷却再将整个窑门打开,再后敞开天窗直至窑温降到人可入窑方派人进窑从上到下一层层将烧好的砖瓦取出供建筑之用。
禁忌。烧制期间忌说“红通通”“灰扑扑”“猪耳朵”等,意为烧出的砖瓦是红色、灰色、或过火瓦成猪耳状次品。
这种老办法烧出的砖瓦是农耕时代的一道技艺风景,其砖瓦跟现在速成砖瓦相比由于“炼”得实成,不开裂不剥离不风化不返硝很耐用,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和人力所为寿命特长。
古法制砖瓦优势大有,可由于工艺繁杂和部分现代人的急功近利,这项技艺现已难觅踪影,如不加以保护,必将步入失传境地而成为记忆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