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排练
黔东南新闻网讯 5月1日,一年一度国际劳动节。这天一大早,天柱县石洞镇汉寨村侗戏团一片欢腾,试戏服、练嗓子、对台词……精心为村内举办的庆“五一”演出作准备。
中午十二时许,演出彩排正式开始。
“咚咚咚!”随着一连串锣鼓声的响起,戏团20多名演员齐上台,一曲《五虎平西》,演员们演得很认真,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很熟练。现场 热闹非凡,尽管不是正式的演出,但还是围了很多观众,老老少少都有。
晚上,演出正式开始,较于彩排,多了一曲黔东南的历史大戏《九龙山姜应芳》,这部大戏主要讲述了侗族农民抗清起义领袖姜映芳的抗清抗暴的英雄事迹。看得现场观众心潮澎湃,叫好声、鼓掌声不断。
穿上古装演大戏
据介绍,天柱汉寨侗戏,是祖传下来的,从开始就有戏班,而现在的戏班,改叫戏团了。
现今的戏团,总计有演职人员25人,刘荣标任团长,老戏班元老龙正茂任编导。
戏团除了演练祖上传下来的老戏,还时时排练新戏。此外,为了文化传承,老演员还经常向新人传授技艺,带领戏团四处表演。
当天,侗戏表演很有看点,其中,演员们穿的戏服更是吸人眼球。戏服看上去显得非常陈旧,颜色都淡了,每一件衣服上都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破洞,可谓是“千疮百孔”,一些破洞上还有火烧的印迹。
这样的戏服穿在演员们的身上,可以用衣衫褴褛来形容了,不担心影响戏曲效果么?
古装侗戏
“莫小看这些戏服,它可是我们祖辈的真丝真绣,还历经四次特大火灾,十多届大戏班子演员穿了200多年留下来的,是‘宝贝’呀!”刚表演完,满头大汗的刘荣标走过来,边擦汗边向笔者介绍,他们世世代代抢救戏服、传承大戏文化的历程。
第一次发生在民国甲戌年(1934年)腊月。保管大戏的第三代传承人刘启先家的木屋滚滚浓烟,开始起火。见火势不好,三十出头、身材魁梧的刘启先跑上楼,抱起一口重100多斤的木箱转身跑下楼。他一口气来回四趟,硬是把装有戏服、戏书、道具的两口箱子抢救到50多米外的院坝。
事后,大家发现,两口木箱都没事,只是几件戏服被熏黄了。然而人们感叹不已的是,刘启先只顾救这些古董,家里的财物无法管了:他自家房屋被烧得精光,一颗米、一只鸡也没救出。“房子烧了,还可再建。戏书烧了,大戏就失传了。”刘启先很庆幸地说。
第二次火灾发生在1963年6月,第三次火灾发生在1979年12月,第四次火灾发生在2012年11月。
经历两个多世纪,戏服、戏书及其道具能够保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导演龙正茂说:“虽然这戏服看似破烂不堪,但是它却是我们汉寨唱戏人的‘戏魂’呢。”目前,大戏古装戏服龙袍1件、战袍4件、兵服4件,裙子3套,共12件(套),锣鼓1套,刀枪4把,剧本19本。
“吹不尽的侗京腔,唱不完的走沙场。”汉寨大戏班子有唱不衰、演不尽的戏,200多年来,侗族珍稀大戏魂牵梦绕着汉寨人。
据原天柱县文化馆馆长、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姚墩屏介绍:大戏,也称侗戏,是一个珍稀剧种。从汉族的京戏传到天柱,当地侗族人用本乡本土的戏话表演,唱汉大戏,将汉大戏引伸为侗戏,编侗剧本,形成侗戏。相对本地阳戏而言,侗戏的规模场面大,演出形式跟京剧大同小异。
近年来,从汉寨村到天柱县委、县政府以及文化部门,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其保护和发展。
汉戏第四代传承人、汉寨戏团团长刘荣标说,出于对大戏保护的需要,2013年,汉寨村“两委”专门安排一间房屋存放戏服、道具、剧本,建起了简易版“汉戏陈列馆”,并布置文化大院,组织大戏班子进行教戏排戏。
天柱县非遗中心主任蒋家林介绍说,2012年,天柱县把侗戏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已获州级非遗项目,2019年已申报省级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