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祭桥节
黔东南新闻网讯 自古以来,桥作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通行设施,其意义与作用也较为广泛。在城市有石拱桥、立交桥等,为交通车辆通行提供方便;在农村则有石板桥、木桥等各种类型的桥,为人们来往出行提供便利条件。而在苗族地区特别是黔东南苗族地区,桥的类型较多,其文化内涵也很丰富,诸如三穗县寨头也雾山下的“接龙桥”、寨头屋背万桥路的“生命桥”、路旁大树脚下为人们提供歇凉的“板櫈桥”、苗族村寨堂屋里的“堂屋桥”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桥中既有共同的功能作用,又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其共同的作用在于通过修阴积德、架桥补路,为行人提供便利;不同的意义在于,不同类型的桥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意义,如“生命桥”是孩子出生时为保佑孩子易养成人而铺设的小桥,一般都集中铺在人们通行量较多的某段路上,有的用3根小杉木条修建,而有的用一块小石板铺设。“堂屋桥”则是为增添人丁而修的小桥,一般用三根小杉木条铺在堂屋里。
“接龙桥”,顾名思义,通过架桥把某处的龙脉接到地方上来,以保佑地方上人畜兴旺、四季平安。在苗族地区,架桥特别讲究风水,一是选择山脉(龙脉)来得旺的山形;二是选择架设在必须有人来往通行的地方。苗族人认为,架桥一是为人们提供方便,修阴积德;二是为自家带来好运,特别寄予希望子孙后代发富发贵。如寨头的“接龙桥”架设在也雾山下横跨小溪,两端紧衔山麓,共12板,总长48.5米。“接龙桥”在寨头苗族语称为“久纳老”,早期由寨头整个寨子吴姓、张姓、万姓、杨姓、潘姓等12房族共同修建,每一房族修架一板。每年逢农历二月初二,全寨12房族分别牵猪提鸭、挑锅背米,前往寨头屋背的纳老“接龙桥”举行禳桥活动。当天大清早,各房族在桥旁杀猪宰鸭,将鲜血注于桥板和桥头土地菩萨门口,并摆下各种祭品,祷告真龙从也雾山来,保佑寨头五谷丰登。在鸣放鞭炮中,接龙平安过桥,一路顺风去寨头,以保全寨风调雨顺,老少平安。如今,寨头二月二禳桥接龙活动已成为国内外皆知的苗族二月二“禳桥文化节”。
“板凳桥”, 三穗巴冶寨头一带的苗语称“久当”, 一般用杉木造成简易的板凳后直接钉立在路边的大树旁,可供人坐下休息。从桥名可以看出,此桥的作用与功能主要是为让过路行人休息歇凉提供坐的基础设施。在农村特别是苗族地区,根据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八字”推算,或者通过巫师占卜,“八字”过大、过硬的人,或者前世作恶多端的人,今生需要拜祭树根或者架设板凳桥,修阴积德行善,方能长大成人、平安长寿。否则,孩儿时将会哭夜闹鬼,家人晚上不得安宁,新生孩子不能健康成长。这些现象正是苗族人对自然崇拜与信仰的表现。苗族人认为奇山怪石、古树都有神灵,能给人以福禄寿喜或降灾落难。若夫妻多年不生育或小孩生病,一般要拜寄“怪石、岩妈”或“古树、树爸”,以求保佑生育儿女或让新生儿女健健康康长大成人。
“生命桥”,是苗族人对新生儿女寄予希望之桥,是孩子出生时为保佑孩子易养成人而铺设的小桥,一般都集中铺在人们通行量较多的某段路上,有的用3根小杉木条铺设,而有的用一块小石板铺设。以三穗寨头屋背的“万桥路”为例,寨头作为千里苗疆门户,全国第二大苗寨,每新生一个儿女就在寨头屋背的胆里坳(地名)路段增铺一座小桥,新生儿女多了,新铺的桥也多了,久而久之,于是在胆里坳便有了万桥路之称。“生命桥”重在于铺桥与祭拜,桥与桥之间没有界线划分,也从来没有因铺桥而争议。按照苗族习俗,谁家出生小孩谁家就铺一座小桥,寄予希望、了结心愿,来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再前往祭拜。
“堂屋桥”,三穗巴冶寨头一带的苗语称“久胆”, 是为增添人丁而修的小桥,一般用三根小杉木条铺在堂屋里。苗族村寨住房习惯依山而建,多为吊脚楼房,若堂屋设在楼上,“堂屋桥”则用钉子把三根小杉木条钉在靠近大门的楼板上面;若是堂屋设在楼脚,“堂屋桥”则靠近大门铺在地上。苗族人认为小孩子从地下冥冥世间过桥而来。冥冥世间与人世间相隔一条河,河那边长满青青小草,阳光和煦,小孩子们在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要是不小心过谁家的桥到河的这边来,就会到他家投胎为人。于是苗族人家为求子求福、添口添丁,便在堂屋里铺桥。如是在有意铺设“堂屋桥”之后才出生的孩子,对其新生儿女取的奶名一定与桥有关,比如“桥生”、“桥保”、“桥妹”、“桥弟”、“桥岩”、“桥木”等等。因此,在苗族村寨有很多人的名字相同,而且大多带“桥”或“木”。
苗族村寨架桥所用材质多为杉木,苗族人认为,杉木树枝繁多,所代表的子女也多,会繁荣昌盛;杉木树干直,材质也好,便于造桥架桥。有苗族山歌唱:“杉木桥,杉木树枝多,杉木树枝好,杉木子女多,杉木好铺桥……”
在苗族村寨,桥的种类繁多,其功能与意义重大,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从苗族人对自然的崇拜特别是对桥的崇拜与信仰来看,桥在苗族地区,不仅仅是交通设施,还是人类得以繁衍、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的源泉。因而,桥被苗族人民寄予生命和力量,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