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新闻网讯 2016年5月,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贵州省文化厅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了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是工作站建立的非遗扶贫工坊之一。
11月3日,记者一行应邀参加“雷山县麻料村苗族银饰传承与创新乡村论坛”,被该论坛主办者——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站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心系非遗传承的精神所打动,借机对他进行了专访。
“乡村村振兴的主体是村民。但是,现在存在这么一个状况,在农村,能力越强的人越搬迁外出。就以麻料村来说,曾经也面临’空心’境况,银匠纷纷外出闯荡。传统工艺工作站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人才培训、扩大技艺传承,提升技艺品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得知记者的来意,赵罡快人快语,直奔主题。
为化解上述难题,借助中国非遗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平台力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整建制开展贵州传统工艺传承人群研修班、雷山县传统工艺研修班等方式,强化非遗传承人的能力建设。两年多来,工作站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以振兴黔东南传统工艺为探索,以振兴贵州传统工艺为目标,组织开展多期传统传承人群研修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赵罡介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创意贵州——雷山篇、黎从榕篇”等主题非遗衍生产品研发设计,工作站多次组织毕业生、专家、设计师深入麻料村调研考察,并结合黔东南州雷山、榕江等地的传统工艺及传统文化元素,为黔东南州研发设计非遗衍生产品1500余种。目前,部分作品已由我州民间艺人转化成批量产品,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济南、成都、苏州等地进行推介营销,市场反响较好,传承人群收入不断增加。
在麻料村,赵罡通过与该村银饰技艺传承人潘士学、李玉昌等合作,帮助当地工匠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和制作水平,培养人才队伍,着力解决传统工艺制品与现代生活脱节、产品附加值低、从业者收入低等问题。
“乡村振兴,群众致富是根本,必须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赵罡说。2016年以来,赵罡等人在雷山县麻料村设立非遗扶贫工坊。举办研习班,组织游客进村,从而坚定了村民发展的信心,不少银匠纷纷返乡创业。
麻料村“80后”银匠潘仕学,是苗族银饰县级传承人,长期在外地从事银饰加工业。今年初,他通过参加工作站的银饰研修班学习,开了眼界,主动联络在外发展的同乡回村创办了6家银饰工坊,成为麻料银饰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越来越多的银匠回村创业,让麻料村热闹起来。
赵罡曾问回乡的村民,在村里做银饰与在城市做银饰有没有区别。“在城市住的房子、水电都需要花钱,在村里不用花这部分钱;减少挤车的时间,一天可以多做一件银饰;在城里吃的菜都是别人买剩下的,幸福指数很低,在家看得到青山,吃得到生态食品,还可以照顾老人,我们的银饰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收入也没有减少,幸福感增加了很多。”村民们坦言。
赵罡8月份与“去哪里” 的旅游团队在麻料待了一天,团队的成员基本都是“90后”年轻人,主要来村里观摩银饰制作技艺、体验乡村文化,大家感到在这里生活非常闲适,十分满意。
“90后出生的都市青年人不喜欢打牌、钓鱼,新奇文旅对他们更有吸引力,他们会利用休息时间学一门技艺,自己体验手工创作的过程,获得幸福感。他们到麻料这样的乡村学到技艺更快了,因为这是源于他们的亲身体验。”赵罡深有感触地说。
游客的到来和不断增加,自然给村民带来了不少收入。赵罡看到,不管是做民宿的、还是做手工业的,村民在自己的家乡都找到了钱,使他非常欣慰。
在村里,赵罡还手把手教银匠们怎么做品牌,例如在银饰上雕刻名字等。他希望通过工艺站的引导,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依靠传承银饰技艺走上致富路,在不久的将来将麻料村打造成苗族银饰的产业集聚地。
赵罡介绍:麻料村只是贵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在黔东南的一个试点。为了进一步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工作站还多点开花,在黔东南建成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雷山县+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优秀银饰、刺绣学员”等一批“高校+企业(合作社)+学员”传统工艺工作站,以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以前在麻料村,银子仅用来制作银衣银帽、银杯。如今,走进麻料银饰工艺传习所,银子制成了面具、辣椒和奇形怪状的各种饰片……
所有这些变化,得益于非遗扶贫工坊唤起银匠们的回归,更得益于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带来的创意团队的创新理念。
正如赵罡所言:“手工艺人知道外面的艰辛,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们的回流,能够聚集人气,带动乡亲就业,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带头人”。
不是吗,麻料村在工作站的带动下,正变得充满生机活力,他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