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巧工匠建造美好家园——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光锦

发布时间: 2018-11-19   作者: 王道东 杨光洪 康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群山环抱。寨脚溪水长流,寨头树木参天,一座挺拔的鼓楼耸立其间。山腰坡坎,吊脚楼群错落有致、依山傍崖,临水而建,与溪水、小桥、山川相映成画。11月13日,记者走进高增村,前往杨光锦的家中采访,一路被村寨的美景吸引。

  “高增村80%的木房子都是我参与建造的,寨上的鼓楼、花桥也是我的作品。”杨光锦说。

  建造木房子不是简单的组合,需要制造的零部件不比制造汽车少,蕴含着许多复杂的程序。但在杨光锦看来,建房子似乎并没有那么难。

  杨光锦是村里的掌墨师。“掌墨师”,在当地,就是掌控墨线的师傅的意思,这个角色,堪称传统修房造屋的“总工程师”,全程主持参与房屋的建造。

  1961年,杨光锦19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木工,进步很快。一般来说,从一个学徒到成长为一名“掌墨师”,大约需要1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杨光锦却在短短4年就学会了建造木房的所有技艺。1965年,他便迎来了掌墨的机会,负责建设当地学校的3间木房。之后,村民建房,大多请他主持参与建造。

  截至目前,杨光锦已参与建造了近280栋侗族木房,这些木房古色古香,别有风韵。

  为村民建造木房子,杨光锦帮忙的多,拿酬劳少,乡亲们给不给报酬,他从不计较。有的“爱好”,给个2元,或者3元,他也不嫌少,丝毫不以为意,且乐此不疲。

  “建造木房子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因为每根柱子都是圆的,木柱之间用木枋连接起来,榫眼不能相差分毫。掌墨师对于榫眼高低、左右、前后,大小的关联要了然于胸,准确无误地计算,才能实现榫栓合缝。”杨光锦说。

  掌墨师傅在掌墨的时候,弹在柱子上的墨必须笔直,掌墨师傅的眼、手的配合要做到一致,掌墨师在测量的时候必须准确,不然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象。

  “我造的木房子都是成功的,我们一般不需要太多的设计,主人家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建造,更多的是根据地基来建。”杨光锦说,“在接到建筑任务之后,我会先丈量地基,根据地形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框架,再将木片削成扇子片片状,把成百上千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柱、瓜、梁、枋、板、眼等构件的尺寸和大小都一一准确刻写在上面,即使没有图纸,建造木房也能做到准确无误、分毫不差。”

  建造木房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个人是完不成的。从1973年到2003年,杨光锦共带出了3批徒弟共计30人。徒弟虽不少,但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并不多,真正能掌墨的徒弟仅仅有3个,这些掌墨师傅已经能够独立建造房屋,也能够建造鼓楼,不少人还在外承包工程。

  修建木屋属于高级水平,建造鼓楼就代表木结构建筑的顶尖技艺。1985年,杨光锦掌墨并建设的高增下寨鼓楼历经30多年的风雨依然巍峨屹立在寨子中央。“建制鼓楼、花桥比一般的建筑转弯拐角多,最考验掌墨师技术。”杨光锦说。

  高增鼓楼就耗费了杨光锦一年时间。放眼望去,高增鼓楼飞阁重檐,层层而上,气势雄伟。步入其中,但见整座建筑挑枋竖瓜,榫栓穿合,密扣无隙,加之画栋雕梁,巧夺天工。高增鼓楼穿梁接拱、结构牢固,接合缜密,不朽不斜,立柱连枋全以榫卯连接,不用一钉一铆,精湛的手艺和奇特神秘的建筑方式引来外地游客的称赞。

  建造鼓楼需要选址,选伐木材,制造木柱和坊,凿榫打眼、然后竖起四梁八柱,整个做工复杂精细,不是一般的木工师傅所能完成,需要有很高的造诣、高超的技巧。从江县城二桥桥头修建的长廊,花桥转弯拐角,建筑难度大,也是杨光锦参与建造的……

  从事鼓楼建造这些年,杨光锦的足迹几乎遍布从江县。2013年,他到从江境内的高仟修鼓楼,到黎平修长廊。2015年,往洞的鼓楼也请他去维修,由于年逾古稀,他的儿子不让他前往。

  尽管年事已高,杨光锦不再直接从事房子和鼓楼的建设,但是他的徒弟们有不懂的地方前来请教他,他仍毫无保留地给予解答。

  鼓楼、花桥、侗族大歌被誉为侗族的“三宝”。忙碌之余,杨光锦除了修建鼓楼和花桥,还特别热爱唱侗歌,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就靠唱侗歌来消除疲劳。

  自1963年接触侗歌后,他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唱歌记歌,成了当地有名的歌师。在其家里,他记录侗歌侗戏的本子就有厚厚的6大本,仅仅是牛腿琴歌,就记录了273首,他还新编了农村教育、卫生、防火等方面的歌曲,这些歌曲在侗乡的村寨间广为传唱,引领着乡风文明。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传承侗族木构营造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文化,是杨光锦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