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杜娟在竹制品上漆
黔东南新闻网讯 山中竹,峭拔生,流翠滴寒与春争。
三穗县八弓镇的界牌村,是产竹之地,虽时不逢春,临近深秋,却仍有一道傲然风景。
9月14日,沿着乡村小径,记者走进村中的黔森源竹编工艺厂,对话杨杜娟,听她讲述运用竹编绘景织梦的历程。
“回家从事竹编工作,我的家人开始是很反对的。”杨杜娟说,“他们觉得女孩家,就得考个公务员,才能算稳定,在家做‘篾匠’,不会有前途。”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她一番话里,可让人窥见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
“竹编这个产业慢慢做起来了,家里人不仅不再反对,还积极参与了进来。”杨杜娟说,“我的父亲当初反对最厉害,现在也时常帮忙打下手,做一些削竹、破篾的活路。”
从反对到赞成,从不看好到投身参与,其中转变,是喜事,却非易事。
“曾在北京漂过一年,后来又在贵阳干了几年销售工作,都不太顺心。2014年,回到家乡,还只是想着卖一些当地的农特产品,用来补贴家用。”忆起过往,杨杜娟话里有辛酸。
“当时,主要是通过网店卖三穗鸭、甜酒。”杨杜娟说,“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鲜措施,像甜酒这样的农特产很容易发酵膨胀,在快递途中坏掉。给自己造成损失不说,还会让客户失去信任。”
由此,销售农特产品的路子,一度难以走下去。
“卖农特产划不来,只好另外找出路。”杨杜娟说,“界牌这个地方,不仅竹子多,而且家家户户都会竹编。发展这个有基础,应该有前景。”
想法虽好,实践起来,却有点犯难。
离乡多年,杨杜娟对这项技艺,早已陌生,关于竹编,留存在她脑海的,只是一段儿时记忆。
“小时候,常常用撮箕去水沟里捉鱼。”杨杜娟说,“那会年纪小,爱玩闹,拖个撮箕到处跑,没几天就把撮箕弄坏了。因此经常跑到爷爷跟前,吵着要新的撮箕。爷爷经不住央求,就去编个新的。在他编的过程中,我就蹲在一旁看。”
儿时的美好,虽印在了脑海中,却并没让杨杜娟将这项技艺学到手。随着年岁渐长、离乡渐远,竹编反而离她的生活越来越远。
直至再度回到家乡,她才蓦然发现,自己对于竹编,实在懂得太少、识得太浅。
然而,这并没有打消她发展竹编产业的念头。相反,她立下志向、下定决心,要从零开始,再度将这项技艺重新拾起。
“现在是千方百计找学习的机会。”杨杜娟说,“刚开始,是登门拜访当地的老师傅,虚心向他们请教。后来,慢慢往外走,借助相关学习交流平台,向省外的一些竹编大师取经。”
当地的竹编老师傅吴大国、龙远军、涂志祥,四川青神县的竹编大师陈云华、湖南会同县的竹编巧匠肖体贵,都曾得到杨杜娟的诚心拜谒。
2014年,江苏省的一位客户通过网店下了一笔订单。出价60元,购求一个竹编做的书签。
“原本以为简单,但这位客户要求在书签上,用竹编做一个繁体的‘苏’字,这让我们犯了难,找了十七八个当地的老师傅,都说不会做。”杨杜娟说,“最后登门找到老师傅吴大国,请教编了三次,才算发了货。”
为了一个60元的书签,如此大费周折,杨杜娟用心之诚,不仅感动了客户,也打动了当地的师傅。
黔森源竹编加工厂成立之初,仅有6名竹编师傅参与,现如今,超过50名竹编师傅投身进来。
“我们主要承接网上订单,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加工。刚开始,订单还较少,对师傅的需求不是特别大,每天给师傅开的工钱也就70至80元一天。现在订单增加,对师傅的需求不仅大增,给师傅开的工钱也水涨船高。按计件算,手慢的每件有100元,手快的每件有160元。”杨杜娟说。
她细数了一遍今年手里的订单:广西一个单位,购求30个竹制背篼,每个售价50元,用于当地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海一位客户,定做竹编花帽30顶,每顶160元,用于韩剧演艺道具;台江一名银饰商,要求给一批杯子进行竹编包边,总计600个,每个出加工费40元……
她定好了售价,更定好了师傅的工费。比如,广西这批背篼,竹编师傅接过去,每个能拿到30元工钱;台江这批杯子,竹编师傅把活揽了,每个能拿到20元工钱。
“这些订单,扣掉原料费、人工费、快递费等成本,到我手上的利润已经剩不了多少。”杨杜娟说,“少一点没关系,最重要是通过这个产业,让大家都能获益。”
学艺以诚,竹编技艺日精;做事以实,产业发展强劲;待人以真,广受赞誉肯定。这些都是现今贴在杨杜娟身上的鲜明标签。
她展示了自己的一件作品:这是一幅画,用细小的黑色竹篾在白纸上,编出苗家的风雨桥,其形精巧,其韵独特。这件作品,她计划用于参与省级有关赛事。
她创新了工艺,制定了竹编加工的标准流程,将竹篾分为好几个等级,并给这些等级编号。比如,0.35毫米的竹篾编为3号,0.3毫米的编为5号……
不管是自己,还是请来的师傅,加工产品时,都按编号取篾,既不浪费原料,更能保证生产合理有序进行。
她最大限度将贫困户带动起来。参与到加工厂来的50多名师傅中,有10多名是贫困群众,这些人少则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多则每月能拿到2000元。
生产现场,贫困群众杨祥梅俯身桌旁,细致地挑动竹篾,为一个杯子包边。她说:“我刚来几天,不仅免费学习,还得‘老板娘’管饭。”
另一名当地妇女田仁英,擅长编制灯笼、竹席,在加工厂时日较长,她说:“做这个,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比光干农活强。”
杨杜娟生于1988年,不过30出头,却已是州政协委员。她所代表的,不仅是年轻一代对于这项技艺的延续传承,更是后来一辈对发展这项产业的不懈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