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巧匠艺高 兴业有方——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鸟笼制作技艺传承人王玉和

发布时间: 2018-07-25   作者: 王道东 杨光洪 康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我们制作的鸟笼,最贵的一个可以卖到3680元。2017年,光做鸟笼,全村就有650万元的收入。”7月19日,在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鸟笼制作技艺传承人王玉和给记者细述鸟笼产业的经济账。

王玉和在检查鸟笼的质量

  鸟笼在卡拉成为一景,并已成为丹寨响当当的民族文化标识和畅销的民族特色商品。其中过程,有着诸多可说的故事。

  作为卡拉鸟笼制作技艺的传承者、见证者、推动者,王玉和自述“身世”,梳理产业发展脉络,使记者得以窥见卡拉鸟笼声名鹊起的全貌。

  “我的爷爷和父亲都会做鸟笼。小时候,我常常白天读书,放学后给他们做帮工。破竹、拉丝、打孔等工序,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等年纪稍微大点,技艺有了长进,又跟着村里的杨光成、杨通元等老一辈匠人学习,一直到学成出师。”王玉和的一番话,让人看到了卡拉鸟笼制作的源远流长、深厚底蕴。

  手艺学有所成,但如何靠手艺吃饭?成了王玉和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村里从没人想过靠鸟笼挣钱,我就觉得,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不能试一试,靠这个手艺补贴一点家用呢?”王玉和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

  “最开始,我挑着鸟笼去集市上卖。当时的做法是,把鸟放在鸟笼里,连笼带鸟一起销售。但顾客却不买账,他们说,你的鸟笼虽然好,但鸟笼里的鸟我却不太中意,买你的鸟笼可以,连带把鸟笼和鸟一起买下来,可不行。”王玉和说,“受这一启发,后来干脆只卖鸟笼,鸟笼里的鸟全当赠送,销路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改革开放不久,大概上世纪80年代末,我带着十多个鸟笼去都匀卖。坐的是中巴车,鸟笼就捆在车顶。那时的路不像现在这么好,泥巴路,一路上颠簸得厉害,来回特别辛苦。但走这一趟值得,带去的鸟笼全卖了出去,得了40多元。那个年代,一斤大米才3毛钱,3元钱可以买到10斤大米。40元钱是个什么概念?能买多少大米?我自己都不敢想。”

  胆子大、肯吃苦、头脑活,固然是王玉和得以把鸟笼卖出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卡拉鸟笼上乘的品质才是它能够敲开市场大门的根本所在。

  王玉和对此表示认可,他说:“卡拉的鸟笼,最大的特点就是牢固扎实。”

  为了证明鸟笼的这一特质,体重160多斤的王玉和单脚踩着鸟笼站了上去。鸟笼不仅稳稳承受住了他的体重,且没有产生丝毫变形。

  打铁还需自身硬。王玉和亲身试验,印证了卡拉鸟笼质量的“硬”。当然,还有另一个“硬”,潜藏在卡拉鸟笼扎实的制作技艺里。

  王玉和把两个鸟笼摆在桌上,指着其中一个略显陈旧的鸟笼说:“这个是老一辈制作的,另外一个是我们当前制作的标准产品。”

  外行人看,琢磨不出什么门道。王玉和指出了两个鸟笼的区别,他说:“老一辈制作的这个鸟笼,外形圆中带方,比较矮,空间不够好。我们现在制作的这个,俗称鼓笼,两头略小,中间鼓起,高而且大,给鸟儿留出很大活动空间。”

  “你仔细看,老式鸟笼的门挡后面,搭了两根小圆木,形状像桥,它的本意是方便鸟儿更好活动。但它有个缺陷,就是鸟儿活动剧烈时,这个设计很容易把鸟儿的翅膀或脚夹住,导致鸟儿受伤。现在,我们进行了改良,完全去掉了这个设计。”王玉和指着细处、说得细致,“再一个,老式鸟笼的门挡,做得比较死,得使劲拉,才能打开。新式的就不一样,加了活动挡板,轻轻一拉就开……”

  卡拉鸟笼这些细微处的变化,对王玉和而言,可谓如数家珍。

  “最核心的工序就是上箍,这个非常考验功夫。在卡拉,如果不会上箍,根本不敢说自己会做鸟笼。”王玉和讲到紧要处,格外认真,“上箍讲究工整圆润,接口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做出来的鸟笼必定会变形甚至散架……”

  手持高超技艺,初尝市场甜头,王玉和信心更足、决心更大。

  都匀之行后,王玉和想得更远、走得更实。几年下来,他存了近3000元钱,为了把产业做起来,他买来30台打孔机,全部分发给农户,组织大伙一起制作鸟笼。

  起初大伙心中存疑,问王玉和:“老一辈制作的鸟笼这么好,都卖不出几个好价钱,你凭什么说自己可以?”

  王玉和也不多言,只埋头苦干。后来产业发展的势头,证明了当初的这个选择是对的。

  1998年,王玉和当选村主任,给了他施展拳脚的新机会。“第一件事就是成立鸟笼协会,一方面把手艺好的人召集进协会,生产高档鸟笼;另一方面,通过协会把买进来的原材料发给农户,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王玉和说。

  如今,卡拉村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组建起专门合作社,全村151户,就有120户在做鸟笼。不仅鸟笼产业为村里带来了不菲收入,依托鸟笼的名气,迅速发展起来的农家乐、非遗体验等项目,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现今,卡拉村有农家乐28家,特色民宿3家,依靠这项产业,全村全年可创收800多万元。另外,非遗体验鸟笼制作项目,也愈加受到众多游客青睐,一年可为村里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

  “今年6月,100多名学生来到卡拉体验鸟笼制作技艺,不少学生来自省内高校。”王玉和介绍说,“学生们愿意来体验,本身就说明这项技艺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和喜爱。对这事,我从心底感到高兴。如果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民族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就更有保障了。”

  作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王玉和觉得不能辜负众望,一定得履行好使命。他除在本村收徒,还到排莫村、基加村等周边村寨“揽人”,王玉林、王伟、杨乐金、张成国、杨本忠……都是王玉和的得意高徒。

  如今的卡拉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过万,2016年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作为一项非遗传承技艺,正是有了王玉和等一批传承人的努力,鸟笼制作在这里滋根生长、发芽吐蕊,为脱贫致富撑开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