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杨海芬的苗族服饰梦

发布时间: 2018-07-09   作者: 吴兴权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在苗岭之巅雷公山下,有个美丽而幽静的苗族山寨——果梅苗寨。果梅,一个来源于母亲传说的地方,这里山美寨靓,森林环抱,风光如画。生于斯、长于斯的杨海芬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立志创业,历经风雨,辛勤耕耘,打开了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成就了一个美丽的梦。

  杨海芬是苗族刺绣第5代传世之人,今天的收获来至于她对苗族文化的认识和不断的探索。她把自己的刺绣技术和经验通过与雷山苗族学会专家的学习交流,在她的思想里有了对苗族服饰创新的强烈意识。苗族服饰,历史悠久,从苗族服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服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 雷山苗族刺绣绣法众多,有平绣、绉绣、打籽绣等10多种,苗族服饰图案是件随着苗族服装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应用于日常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之中,且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我们继承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的载体。

  2003年10月14日,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节上,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雷山籍韦荣慧的一组由苗族背儿带精美刺绣得到灵感、并将其融入到中国传统旗袍的时装展出后引起巨大轰动,具有2000多年时装史的时装之都设计师们激动万分:苗族服饰是时装设计的艺术资源宝库。许多专家感慨地说:“苗族刺绣精品不仅是苗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这一发现启发了杨海芬那颗不平静的心,一种强烈的意识在她脑海里萌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她看到了当地苗家女子运用刺绣、挑花、织花、蜡染等手法,不仅在衣襟、衣袖、头帕、裙边、围腰和裤脚上绣出漂亮的纹样,就连日常的荷包、手帕、背带也都绣上色彩斑斓的纹样。绣饰是苗族服饰的重要部分,它凝聚着苗家人的情感、期望、崇拜和信仰;它记录着苗家人过去的经历。同时,绣饰和银饰构成了苗族服饰的整体。逢年过节,苗家女子都要穿花戴银,精心装扮一番,这是规矩亦是信念。刺绣技法中以锁绣、辫绣技法最为古老,以绉绣、堆绣和分线绣技法最见特点。黔东南的纹饰突出的特点是动植物大胆写意夸张,每一幅图案表现出多项工艺技术综合运用,即织、染、绣工艺特别是刺绣工艺的多种技法的运用,使纹饰显得十分古朴,几乎每一幅图案就有一个相应的故事和传说。在进行创新设计的同时,更多地从民族服饰传统图案中汲取了相关元素,充分利用现有的优秀图案为自己的设计服务,从传统服饰文化中寻根溯源,学习服饰图案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弘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而且能够促进对自己作品设计理念的系统理解与思考,达到苗族服饰设计的创新。学会在传统与时尚的隧道中穿插、嫁接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元素,使传统与现代文化间的精髓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和谐发展,要不断地注入民族血液,才能创造出更多富有东方韵味的民族风格服饰设计作品。她深信,自己能弘扬苗族服饰文化,不断推动苗族风格服饰的创新。

  她的作品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力求改革创新。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 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正如她说:雷山就是突出双针绣和绉绣,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我做这十多年来亲手的只能绉绣,双针绣只能看到老人旧衣服,现我手上有件半成品的双针绣,这么珍贵的绣法,我要收藏,现在顾客已开始来找这种双针绣法了,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让我看来快要失传的双针绣盛装会在我们身上生机勃勃,再次展现它们的光彩。她深深感慨:我们雷山刺绣很丰富,做了这多年都不知,这几年在省培训卅培训的那些专家讲课,课程有些图片老盛装衣服很好看,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但专家说那些衣服是我们雷山这一代的服饰,现有许多刺绣已经失传,但我们会挽回过来的,雷山刺绣和苗寨夜话的故事太丰富了,真的是一门正等待我们去挖掘,打开的宝库。

  为了开发苗族服饰产品,她首先创立贵州黄达银饰服饰店、贵州飞腾民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又改注册为贵州大苗山文化开发有限公司, 2014年9月,按照当初自己的理想,她注册了“苗蝶飞”商标,将明天的希望寄于这个商标。 先后培训和带动200余名苗族妇女开展苗族刺绣和服饰生产,走上致富之路,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

  公司现有固定职工5人,全是苗族农村妇女。生产的银饰品、传统刺绣品、苗族元素女靴、女式手提包除满足本县、本地区销售外,还远销山东阳谷县、北京潘家园、云南丽江等。目前公司年可加工生产工艺品3000余件,年销售额35万元。在雷山县郎德镇乌流片区培训苗族村寨妇女为技艺传承人,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当地农民妇女为公司传承艺人,通过收购她们生产的产品,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她的公司对当地的人文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不仅培养一批苗族刺绣能手,解决她们的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还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产品销售出去会极大地提高雷山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力,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