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玉在制作芦笙
黔东南新闻网讯 石国玉,苗族,黄平县谷陇镇浦江村人, 16岁从父学习芦笙制作,与芦笙制作结缘已经48个春秋,坚守传承芦笙手工技艺,是浦江传统芦笙制作工匠仅有的四人之一。
浦江,位于清水江边,依山而建,是 黄平县唯一的苗族传统芦笙制作村落,苗语谚语“浦江芦笙最响亮”,可谓其历史悠久,质量远扬。
浦江的芦笙制作,从石国玉数起,按苗族父子连名习俗来数有20多代人了,屈指算来至少已300多年历史。石老指着江边的一坝田介绍:至清朝末年,石家制作芦笙收益通过多代积累,逐年兑换连片良田达200余亩,故当地人称这片田为“芦笙田坝”。“芦笙田坝”应该是浦江芦笙发展历史的见证。
石国玉说:苗族人都知道,芦笙工匠是个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既是木工,又是铁匠,还要掌握漆工技术,同时又要懂音律,否则音阶音质是调不准的,怎能受人青睐呢?
我们边谈边观赏工匠石国玉的芦笙制作,芦笙斗是芦笙的储气设备,用材是山上多年生的优质杉木,“请”到家自然阴干制成模型后,用特制凿具将其掏空象葫芦备用,工艺非木工不能胜任。
芦笙吹口是用樱桃树皮绑缚,樱桃树皮采剥是选季节的,剥好后用最外一层,完工后还要用鸡毛粘漆轻轻刷过,刷多了起壳,刷少了不亮,这其中自有其科学道理。
簧片是芦笙发音的重要要素,在发出声音的过程中,簧片发生了极大的震动,簧片的好坏影响到芦笙的质量乃至使用寿命,所以簧片的选材大都是敲打多年的旧铜鼓,经过高温锻炼成铜片,然后手工削薄满足要求,这是工匠多年积累的经验,没有标准,全靠手感和耳感,这不是一般铁匠所能及的生计。
制作芦笙是不用一钉一铆的,衔接处又必须密不透气,漏气则影响音质。密封材料相当讲究,石老师傅指着约100克的透绿泥坨说:这就是石灰捣融的粘料,不要小看这一小团,可是花大半天工夫的。舂捣石灰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舂碓中加入桐油不断翻捣,一个早上也就舂成500克左右。成品用手触摸,很有橡皮泥的感觉,但更像刚出槽的糍粑,弹性十足,没有耐心和专注的功夫是不能完成这一道枯燥工序的。
对于芦笙制作,石国玉很具有苗族特有的工匠精神,没有使用任何现代机器代劳,每一把芦笙都精雕细琢,追求完美,一辈子专注芦笙制作,享受传统工艺的制作记忆。交谈中,来自重兴下翁细苗寨的客人进家,他们是来取预订的芦笙的。对石老来说,制作芦笙的目的是为获取经济效益,但出售芦笙更像出嫁闺女,依依不舍。交接时下,石老将芦笙重新整理,调整音质,校正音阶,系牢音筒,密封接口,补足漆料,交代正确的使用方法,叮嘱珍惜爱护,这才送出门外,很象慈母与出阁爱女之情感。
石老介绍,从去年农历十月到今年四月,一点农活不做,制作了大大小小共40支芦笙,这已经算是最多的了。我们可想而知,6个月时间180天,平均5天可制作1支芦笙,产值1.8万元,每支芦笙500元,利润大约1.5万元,月收入2500元,这是个芦笙传承人的收入?这是个全县仅有4人的民间艺人的收入?怪不得年轻人不愿承揽这个行当
浦江的芦笙名传方圆百里,但由于受经济波的冲击,芦笙工匠却相当少了。好在时逢盛世,贵州挖掘民族文化发展旅游,黄平县更是全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并提高到扶贫攻坚的高度。为此,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芦笙,我们相信将得到发扬光大。
村里放学的儿童从木屋前寨道走过,不觉时至傍晚,一天时间,石老送走一波芦笙客,校核了一队芦笙,畅谈中夜幕降临,我们依依不舍与坚守48年的芦笙手工技艺的工匠惜别,满足了“浦江芦笙最响亮”的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