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走,去龙塘寻找乡愁

发布时间: 2018-05-22   作者: 陈光昌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龙塘古村也称龙塘苗寨,是天柱县竹林镇的一个苗族聚居村。它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45公里。从县城出发到达龙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龙塘村全貌

  龙塘古寨凝聚着千年的乡愁。龙塘古寨历史悠久,有街雅、半溪、凸上、湾田四个自然寨。寨中的木楼分布在山间,有900户之多,古称千家寨。据寨中现存的古青石碑记载,千家寨是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的官方驿道,是湖南洪江、会同、靖州和贵州天柱的民众去锦屏隆里古城的必经之路。刘氏族谱也记载,从湖南洪江去锦屏隆里行程200余里,千家寨正置中点,来往商贾、游客、官差均歇息于此,次日再启程上路,故当时客栈、商铺林立,异常繁华。摸摸寨中伤痕累累的古寨门,摸摸寨中古老的青石碑,看看寨老家里发黄的族谱,就能寻找到龙唐千百年来的历史印记。从寨中老人的侃侃而谈里,就能收获翼王石达开兵败龙塘、解放军由湘入黔解放天柱的久远故事。


窗花格子

  龙塘木楼堪称一绝,为寻找乡愁提供了见证。这里的木楼门口不设院坝,均为三层。底层设圈关牛、羊、鸡、鸭等畜禽,亦用于存放生火做饭的柴草,亦用于摆放犁、耙等农耕用具;第二层则为苗胞吃、住的地方,很有讲究,内设走廊、厨房、卧室、堂屋,东暖夏凉,很是舒适;第三层极为宽敞,除了一间用作粮仓之外,其余几进房间不用板壁隔离,作为通间,作为婚丧嫁娶开客之用。不在门口开设院落,苗胞珍惜土地的美德可见一斑。木楼最为奇特之处在于,一楼通二楼、二楼通三楼之间均设楼梯,楼梯端口设木栅栏,在古时具有防匪盗的作用。俱往矣,别处的木楼都换成了砖房,而龙塘的木楼依旧,老旧窗花、木柱垂瓜、房门八卦、青砖灰墙都成了寻找乡愁的绝好见证。

古代窨子屋的高墙

  龙塘风光秀丽,物华天宝,何处寻乡愁?这里为最。这里的木楼一排紧挨一排,银檐青瓦,古树掩映,碎石花街,稻田拼盘,溪流穿村,林木参天,茶油蔽日,杨梅满山。那房、那树、那田、那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再加上溪流上那横跨两岸的古老的风雨桥,把龙塘村衬托得更加古朴、深邃。田里戏水的土鸭,圈里嗷嗷的猪叫,菜地鸣啼的公鸡,山上穿行的白羊,寨尾的两级30米高瀑飞泻入潭,还有那游走在寨里的游客以及前来体验农耕的娃娃,又为古老的龙塘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坐得发亮的木凳

  龙塘也是歌的世界,从歌的韵味里寻找到缕缕乡愁。风雨桥上歌飞扬,田间插秧秧歌飞,看牛娃娃哼苗调,村姑绣花唱“思量”。老人能唱,小孩会哼,唱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十八寨歌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这天,湘黔两省、四县百村的苗侗同胞汇集龙塘,在龙塘的两头坳歌场,会唱的飞歌飘荡,歌堂侃歌;不会唱的观非遗、赏民歌。五万之众,欢聚一堂。以节气为序,龙塘几乎月月有歌,正月十五龙灯歌、三月三唱甜粑歌、五月初五杨梅歌、七月十五桃园歌;为祈祷村寨平安,风调雨顺,这里的苗胞也有独特的祭祀歌,一年之计在于春,村民就唱祭龙歌;保佑寨中莫失火,村民就唱祭树歌;祈祷村民身康泰,苗胞就唱祭桥歌。他们唱的是苗歌,哼的是苗调。苗歌、苗调时而欢快,时而哀怨,时而婉转,唱出你对父母的牵挂,也唱出你年轻时不珍惜时光的怅惘。

  龙塘,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水泥马路,低矮老旧的木楼变成了高大敞亮的砖房,点煤油灯照亮的日子成了日时的追忆,上世纪中晚期看牛、砍柴、挑水、牛犁田等往事都统统成了永恒的回忆,对孩子一说往年开荒种小米、吃苕饭、逢年过节才有肉吃等故事时,孩子一脸蒙,说大人是在“摆门子。”现在能让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忆苦思甜的村寨越来越少,甚至屈指可数。“特色村寨+旅游”,带着妻子、儿女追寻古老的木楼,追寻古老的村寨,追寻古老的农耕生活,让孩子体味父辈、祖辈生活的艰辛,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已成当今的时尚。而木楼保存完好的龙塘,也成了城里人追寻乡愁的最好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