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岭腹地的台江县,有一位身残志坚的苗家女,凭着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热爱,带领姐妹们艰苦创业,发展刺绣产业,用勤劳的双手绣出五彩人生。
5月14日,记者慕名走进位于台江县萃文街道的仰黎苗族织绣工艺坊。45岁的张艳梅正专心致志地为绣娘们作刺绣示范,一双被蓝靛染色的手灵巧地在五彩绣片上舞动,格外醒目。
“从拉线、织布、染色,再到平绣、打籽绣等各种刺绣针法,只要姐妹们肯学,我全部都会教大家。” 张艳梅说,为姐妹们传授苗绣技艺是她的工作常态。
眼前这个不到10个平方米的房间,既是绣坊,也是展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苗绣作品。这些绣品色彩斑斓、工艺精致,市场价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谁曾想到,如此精美的刺绣作品,竟是出自一位身患残疾的绣娘之手。
张艳梅的母亲潘玉珍,是当地有名的绣娘。张艳梅3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母亲拿出所有的积蓄,卖掉了自己的刺绣嫁妆,带她到北京、上海等地求医。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张艳梅的右脚慢慢萎缩,去哪里都只能趴在父亲的背上。
“8岁那年,父亲托人给我做了一对拐杖,我开始拄着拐杖练习走路,虽然磕磕碰碰,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张艳梅回忆道。
虽然身有残疾,但家人们却对她百般呵护,这让张艳梅感受到了浓浓的家庭温暖。
“我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人生的路还很长,得靠我自己走下去。” 在母亲的亲身教导和鼓励下,张艳梅开始学习刺绣,技艺也越发成熟。
1998年,21岁的张艳梅和6位姐妹来到北京一家企业做苗绣。
“第一次看到有人为苗绣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流行元素,一些零碎的绣片被做成了小饰品或衣服上的小贴物,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张艳梅感慨地说。
从北京回来后,张艳梅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从母亲手中接过“家庭绣坊”,更名为“仰黎苗族织绣工艺坊”。
“一个身有残疾的人经营绣坊,能坚持多久?会带来效益吗?”不少人对张艳梅的能力表示质疑。
“我虽然腿有残疾,但双手是完好的。别人怀疑我,我就要证明给他们看。”张艳梅暗暗下定决心。
那段时间,母亲潘玉珍经常看到绣坊里的灯一直亮到凌晨,女儿埋头练习刺绣的身影清晰地映在窗玻璃上。
为了掌握蓝靛染布技术,张艳梅经常拄着双拐在染缸旁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从未埋怨叫苦。经过刻苦钻研学习,张艳梅的刺绣技艺越发成熟,在织染方面也有了自己的创新。
1999年和2002年,张艳梅承接了浙江和上海的两个大订单,共计10多万元。
随着绣坊的订单源源不断,张艳梅采取订单式刺绣模式,带动县城附近20多名农村妇女稳定增收,他们中有6个是身患残疾的绣娘。考虑到绣娘们有的行动不便,有的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接到订单后,张艳梅就把绣线和绣样送到绣娘家中。
在订单淡季时,绣娘每月也能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旺季时,收入会成倍增长,还辐射到周边四个乡镇的绣娘灵活参与,多数是村寨里的妇女、移民安置点的搬迁群众,以及一些残疾朋友。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绣坊也曾遇到订单无法按时交货、资金周转不过来的困境,但在张艳梅的努力和省、州、县残联等各部门的帮助下,都一一渡过了难关。
绣娘张永美是张艳梅的发小,张艳梅一路走来的艰辛,她都看在眼里。
“艳梅坚强乐观有主见,跟着她做刺绣,不仅可以增加收入,也让我们女人增加了自信。” 张永美说。
张艳梅常常往返于各个村寨,回收分发下去的订单产品,同时动员更多的绣娘参与刺绣。 “哪里有绣品就去哪里收,其间也不知道摔倒了多少次,但她爬起来又继续往前走。”张永美动情地说,看到张艳梅摔倒时,就恨不得自己是个男人,背着她走。
这些年,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对人生充满自信”的张艳梅,已连续两届被推选为台江县残联肢体协会主席,她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每年,张艳梅都会举办残疾绣娘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刺绣挣钱,仅2021年就培训了80多名残疾人。
25岁的明传梁是一名男性肢体残疾人,也跟着张艳梅学做苗绣和染布。他说:“梅姐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让我们看到了光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营销模式在悄然改变,给苗绣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是我们用传统蓝靛染的布,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颜色、这效果,很漂亮……” 如今,张艳梅和姐妹们与时俱进,开始尝试电商销售、直播带货。
在张艳梅和姐妹们的努力下,仰黎苗族织绣工艺坊生产的绣品,不仅受到国内顾客的青睐,一些国外的朋友也慕名前来交流刺绣技艺。
“去年,来自比利时的著名饰品设计师翠翠专程来访,我们因苗绣结缘,碰撞出灿烂的艺术火花,这次跨越国度的交流,也让我对苗绣事业有了新的认知。”张艳梅说道。
“我要把苗绣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张艳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