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造“西部赛马城”为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三都“马”驰骋新赛道

2024-09-26 贵州日报 雷刚

011.jpg

赛马现场。

012.jpg

游客体验骑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广 通讯员 莫如能

       记者从黔南州三都自治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体育局)了解到,国庆期间,该县将围绕“村马”举办丰富的文体活动。国庆节当天,会举办马文化方队踩街巡游活动,届时将有几十支以马和马车为主的马文化方队参加,游客可以全方位了解三都马文化。

       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三都自治县举办的“美丽乡村速度赛马联赛”受到广泛关注,被人们称为“村马”。自7月27日开赛以来,三都87个行政村的众多骏马参与角逐,数万名现场观众用热情和欢呼点赞夏日的精彩。

       三都马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该县聚居着中国超半数的水族群众,而水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养马、骑马、赛马是水族群众世代相传的习俗。每逢端节,水族群众通过赛马来一场“马背上的较量”,以传承民族文化,展示对生活的热爱。

       策马扬鞭,看马鬃风中飘扬,听马蹄轻叩大地。养马育马、民族赛马、马术表演……近年来,三都自治县锚定马产业发展新赛道,以打造“西部赛马城”为引领,以马为媒、以赛为纽,一条从养马育马、主题赛事到民族风情旅游与体育文化于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正在形成,马产业、马文化逐渐成为三都的新名片。

       产业发展养马月入过万

       早在20世纪80年代,原三都体委就组建三都赛马协会,专门组织大规模的赛马运动会。2004年,三都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赛马场,并被省民宗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命名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赛马基地”;2005年成功注册“中国西部赛马城”商标;2013年8月,三都被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命名为“中国赛马之乡”,并获批准举办“全国赛马邀请赛”。

       多年来,三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赛马和骑手,成为贵州省骑手最多的县。如今,该县有37名专业骑手从事赛马相关工作,其中9人在河北、内蒙古等地赛马俱乐部担任骑手,还有一批骑手注册了自己的马业公司,专门为赛马、骑手开展日常培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事业。

       中和镇石绍张是一位年轻的水族汉子,3岁便跟随爷爷学习骑马,8岁便在各个端坡参加赛马,已斩获诸多奖项,是远近闻名的骑手。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石绍张把爱好当作事业,在家乡注册了三都窍亮马业有限公司,将赛马与马产业紧密结合,实现了从骑手到马产业创业者的华丽转身。

       “我主要依托培养赛马参加比赛获奖或出售来获得收益,还养殖肉马等,让游客体验骑马,当培训骑师。总体下来一年收入10多万元,比打工强,而且自己也喜欢这行业。”石绍张说。

       2023年以来,三都将马产业纳入“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内容,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特色农业保险支持等鼓励群众养马,并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98万元,实施马产业集中养殖联农带农项目,采购改良马匹。投入财政资金485.6万元,实施民族特色产业集中养殖基地及相关附属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大力发展马产业。截至目前,该县已经有两家大型养马企业,全县马匹存栏共3677匹。

       赛旅融合“拉”来20万游客

       “村马”赛事的火热进行,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打卡观赛、研学、旅游,领略水族风情。

       今年暑假,在三都西部赛马城练马场,经常能看到教练在为全国各地的研学师生们讲解马术基本知识。大家体验骑马、喂马、观马,了解马的品种、生活习性和水族马文化。见到外表高大威猛而性情温顺的骏马和憨态可掬的小矮马,师生们总想合影、抚摸、骑行拍照。

       来自广东佛山的学生陈果说:“我喂了小马、摸了小马,还骑了一匹大马。我是第一次骑马,坐上去很高,这匹马走起来有点抖,但是很快就适应了,真想骑着它跑一场比赛。”

       今年“五一”假期,三都自治县举办全国民族民间赛马公开赛,来自三都黄埔骑师学校的女学员表演了马术特技、骑马走秀等节目,让来自省内外的5万名游客惊叹不已。

       “以前都是在视频上看赛马,这是第一次现场看到女孩子骑马,感觉她们很勇敢,姿势也优美。”山西游客蒋女士说。

       依托养马历史悠久、马文化底蕴深厚的基础,三都以马文化为主题,利用春节、水族端节等节日,举行精彩的赛马活动,将体育、旅游、文化融为一体,让传统民族赛马运动与现代赛事有机结合,促进三都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今年“村马”已吸引省内外游客20万人次到现场观看,线上观看达3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

       文创发展绣娘达3000多人

       除了养马、赛马,“村马”还带动了当地马尾绣产业的发展。

       三都水族马尾绣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是以马尾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用于服饰、鞋、童帽、背带、围腰、枕头、被面等各类生活用品中的主体装饰。

       随着“村马”的热度一路飙升,越来越多游客纷至沓来,具有当地特色的马尾绣也成为旅游商品被游客带回家。

       结合水族民族文化特点和市场需求,三都自治县通过马尾绣公司带动绣娘的形式,持续开发兼具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马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并通过“线上带货+现场展销”的方式大力宣传推介。目前,累计开发水族“马文化”主题文创产品50余种,带动绣娘每月增收3000余元,推动马尾绣、蜡染工艺等民族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目前,三都共有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5名,绣娘3000多人,注册成立有近百家马尾绣公司,主要从事马尾绣产品研发、培训、制作和销售工作,有效带动全县3.7万余名水乡妇女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每年马尾绣产值超8000万元。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