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干桥,一个瑶族村的乡村振兴实践

发布时间: 2024-01-23   作者: 通讯员 赵华甫   来源: 编辑: 雷刚

在麻江瑶族聚居的村寨中,除了河坝村人口最多,其次就是干桥村了。

干桥村位于麻江县龙山镇南部,距麻江县城31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东邻本镇共和村,西南接宣威镇平定村,西连宣威镇瓮袍村,北与本镇河坝村相连。其村名以村内干塘的“干”和烂木桥的“桥”命名。该村地处丘陵,国土面积11平方公里,境内多松林和油茶,木材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04.2亩,其中田737亩,土367.2亩。农业主要是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花生、蓝莓、辣椒为主。全村辖鼎灌塘、上干塘(瑶语:“学伟瓮海”)、下干塘(瑶语:“学伞瓮海”)、高坡(瑶语:“嗷及”)、烂木桥(瑶语:“丢九暖”)、小山(瑶语:“务育”)、九层岩(瑶语:“贾南班”)等4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寨,366户1515人,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民族村,瑶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以上,另外还有汉族、畲族杂居。干桥村2020年被列为第五批贵州省民族特色村寨。

近年来,干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帮扶单位的支持,干部群众结合当地资源和民族文化特点,发展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干桥村的乡村振兴实践,可圈可点。

2024年1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我约学校的一位老师陪同,从隆昌小学驱车沿隆昌至宣威的890县道南下,车过龙山镇街上,又过麻江著名景区蓝梦谷北大门前,全程约19公里,来到了干桥村村委会。我们说明来意后,正在值班的干桥村党支部副书记龙全章热情接待了我们。

在村委会办公楼里,我们和龙全章副书记聊了起干桥村的风土民情、乡村振兴和今后的发展来……

干桥村历史悠久,姓氏较多,最早是唐姓先来,李姓随后,龙姓、罗姓等其他姓氏后来,形成一个多姓氏和睦相处的瑶族村子。唐姓衰落以后,李姓逐渐富裕起来。传说李姓的富裕堪比龙山首富张家,其粮仓建到外村李三寨去。现在的老村委会就是原来的李家祠堂,村里还有多栋百年以上的瑶族特色民居保存。

干桥村的龙姓等瑶族多数是从相邻的河坝村迁徙过来的,风俗习惯跟河坝村瑶族一样,同样过瑶族年——隔冬节。他们在村里用本民族语言交流,还能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唱歌,瑶族舞蹈也还在村里传承。干桥村五十岁多岁的妇女还穿本民族服饰,妇女们还能用这传承了千百年来的独特的瑶族刺绣和蜡染手工艺,自织自染做衣服。因此,在干桥村的乡村振兴中,该村的干部群众有一个想法,就是利用瑶族文化资源,开发刺绣、蜡染等民族产品,挖掘瑶族歌舞,发展民族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

干桥村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在乡村振兴中,该村主要发展林下天麻、蓝莓、紫薯、太子参以及生猪养殖等产业。目前,该村辖区内种植蓝莓1700多亩,成了麻江有名的蓝莓村。每年六、七月,蓝莓成熟的季节,当地村民抢抓农时,开展采摘、分拣、包装等作业,及时供应各地市场,增加村民收入。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干桥村建成生猪养殖小区1个,年出栏生猪约4000头。龙山温氏养猪场也落户于干桥村,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致富,增加合作社的收入。龙全章副书记告诉我,干桥村的合作社2023年有26万元资金的收入,干桥村成了麻江县少数民族村寨中产业兴、百姓富的佼佼者。

如今,干桥村建成人饮工程4个,新办公楼1栋、村级卫生室1处,生产厂房1栋,通村公路2条、产业路6条、机耕道6条、安装太阳能路灯460盏,实施改厨改厕316户,完成小山、烂木桥、高坡等自然寨美化亮化工程,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下一步,干桥村利用靠近蓝梦谷景区的优势,计划把该村打造成景区后花园,用民族歌舞、刺绣、蜡染等旅游产品和蓝莓、天麻、紫薯等特色农产品吸引游客进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富裕生活。

另外,干桥村还有爱好篮球运动的好传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干桥村篮球队在麻江县的乡村远近闻名,该村的罗国周等一批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打球很出名,曾代表麻江县到州里参加比赛。现在该村16岁以上的篮球爱好者至少有七八十人。在村BA热潮席卷全国之际,干桥村准备在村里建标准篮球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人民体质。

听了龙全章副书记的介绍,我们更想进入干桥村去走走。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我们走进上干塘组和下干塘组,只见村道两边,新式的砖混结构洋房和传统瑶族民居夹杂在一起,相映成趣。这些传统瑶族民居是二层杆栏式木结构瓦房,已有几十年,上百年。民居的二楼前面有靠栏,靠栏上挂着金黄的玉米,给人一种和美的视觉,又显示出村民的富足。我们拿出手机来,不停地拍摄着,把眼前的一幅幅美景留在相机里,留在记忆中。随后,我们参观了李家祠堂,走访了村里的瑶族刺绣和蜡染传承人龙安梅,看望正在刺绣的老人。每到一处,慈祥的老人招手向我们笑,用瑶族语言和我们打招呼,虽然我们听不懂瑶族语言,但我们能看出老人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

置身于美丽富足的干桥村,感受着古老瑶寨在乡村振兴中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