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山水如画景色美 乡村民宿引客来—— 我州民宿产业快速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4-01-08   作者: 记者 余天英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品苗家美食,听侗族大歌,我在黔东南玩一周也不够!”“清晨,云雾缭绕,美如仙境,顺畅呼吸负氧离子;晚上,看月亮、数星星、听鸟鸣、闻私语……”这是很多游客游玩黔东南,入住山村民宿,领略民族风情,彻底放松地过上返璞归真生活后在朋友圈的留言。

乡村如画,田园如歌。近年来,我州依托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山居民宿产业,不断促进民宿体验与文化、农业、美食、休闲旅游深度融合,以民宿经济撬动文旅产业,大力推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一切,让边远山村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吃上了“旅游饭”,民宿产业也成了推进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初冬的雷山县西江镇龙塘苗寨,阳光倾泻,梯田层叠,村边几栋精致典雅的吊脚楼错落在苍翠的群山之间,显得格外亮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游玩。

“龙塘很美!从民宿望下去就是一大片梯田,早上起来的时候,看到云雾缭绕,这种感受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听到了那些虫鸣声、鸡叫声,一下子就让我感觉返璞归真,零距离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自然又舒服。”来自浙江的游客张曼女士说。

近年来,雷山县西江、郎德等乡镇通过实施有效的环境整治措施,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使破屋变新房,闲置房变成民宿,村寨旧貌换新颜,吸引游客前来游览体验,让苗族传统旅游村寨美誉度不断提升,生态旅游、民宿产业随之蓬勃发展。

拥有600多年屯兵历史的锦屏县敦寨镇雷屯村,是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生态家园示范村、国家生态文化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尽管已经到了冬天,但在雷屯村江边的沙洲草坪上,游客三五成群,有的在搭帐篷露营、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唱山歌、有的在拍照打卡留念……

锦屏县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于2022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实施雷屯村旅游产业配套建设项目,盘活老旧闲置住宅,改建11栋苗族传统民宿,配置10间高级客房以及泳池、乡村书吧、餐厅、大堂等基础设施,发展民宿产业,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路,还让乡村振兴更具活力。

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中国传统村落”和“全省重点旅游村寨”称号的台江县台拱街道红阳村,近年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村中破旧的牛棚、闲置的木屋等进行改造,有效盘活闲置资源,让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做活乡村旅游。

这段时间,很多外地游客也纷纷来到这里观光旅游,体验苗族风俗文化。“这个地方很古朴,老乡们也非常热情,我们体验了打糍粑和跳芦笙舞,感受非常好。”广东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

“现在乡村旅游盘活了,我们就思考如何让到这里旅游的客人留下来住,深入体验民族文化活动,让大家在这里玩得开心、吃得安心、住得舒适。”红阳村委会副主任张小霞说,该村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村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小切入、小投入、稳收入、快示范”的开发模式,微改造、精提升,将百姓闲置房屋院落进行有效盘活。

2023年以来,红阳苗寨借助火爆出圈的“村BA”和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等品牌节庆,积极营销乡村旅游村寨和节庆文化,更好解决旅游发展“吸引人”“留住人”问题。该村今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万元,120余人参与苗寨建设,兑现劳务工资35万元,同时带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截至目前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80余万元。

如今,我州各地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让生态康养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态康养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民宿产业也将作为推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又一新的“绿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