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野草接受人工“驯化”后,端上高端酒店餐桌,远销广阔市场……在黄平县,曾经鲜为人知的山野菜摇身一变,不仅身价倍增,还成为了富民产业,走俏市场。
近日,记者在黄平县旧州镇野生蔬菜基地看到,几位村民正忙着清除恒温大棚内的杂草,为冬季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我们基地是分季节种植,冬季主要种养心菜、富贵菜,市场好、收益高,还能带动村民增收。”基地总经理时晓兰告诉记者。
黄平县野生蔬菜基地核心区2200亩,现有温室大棚3万平方米,是我省最大的野菜集中连片种植区域之一,省内首个集野菜种苗选育、培育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主要种植冰菜、藜蒿、养心菜、富贵菜、紫背天葵、莽菜等十多个野菜品种。
为促进野生蔬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9年,黄平县委、县政府引进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党建+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发展野生蔬菜种植。
从山里到田里,要让自带“野”性的山野菜提高产量和质量,难度不小。对此,黄平还与省相关专家建立技术指导和技术攻关合作关系,在野菜种质资源收集、优良株系选育、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2022年至2023年间,黄平县从中央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安排660万元用于野菜发展,新发展野菜1万亩以上,并启动建设野菜深加工项目,包装打造养心酸菜、野菜面条、脱水野菜、杂粮野菜等产品。
时晓兰介绍,基地内种植的野生蔬菜富含钙、钠、钾、胡萝卜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近几年,基地野菜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得到极大提升,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重庆、贵阳、凯里等地的中高档酒店、连锁配送中心,供不应求。
野菜规模化种植,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技术要求不高,普通农户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种植。现在,基地一方面带动村民种植野菜,另一方面也吸纳村民到基地务工。“每天少的20人,多的时候100多人务工。”时晓兰说。
未来,黄平县计划发展野菜种植5万亩以上,年产商品野菜10万吨,亩产值1.6万元以上。预计到2025年,建立野菜深加工工厂15个,辐射带动全省30万亩野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