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黄平县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将主题教育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找准着力点和发力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等务实举措,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乡村管理精细化人居环境大改善
仲冬时节,行走在黄平县野洞河镇,一户户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生态宜居的气息扑面而来。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幅幅清爽宜人的和美画卷。
这些和美宜居的乡村,是黄平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真实写照。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黄平县牢牢抓住网格化管理这个“牛鼻子”,扎实开展“多网合一”工作,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通过制定“双清单”“网格任务清单”,组织网格长、联户长深入农户家中,听心声、问需求、办实事,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新建改建1403户。组织开展村寨卫生大扫除4945场,集中“治乱”环境整治10920处;清理垃圾4140.4吨;清理臭水沟、沟渠82.88千米。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
整合资源促产业乡村振兴大跃升
走进黄平县谷陇镇金牛农牧肉牛养殖基地里,“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大黄牛成排站立,场面十分壮观。
此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给肉牛有序扫描、拍照和录入信息,办理肉牛保险业务,最大限度降低养殖风险。
“目前,养殖场有100多头肉牛购买了肉牛价格指数保险,自从有了这个险种之后,肉牛价格更有保障,养殖更有信心。”金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开飞介绍。
近年来,黄平县用好政策机遇,积极改造盘活闲置猪圈、鸡圈、大棚14300平方米发展肉牛产业,确保资源最大化利用。并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养殖主体“六方合作”机制,推行“村集体+能人+公司”的养殖模式,合力推动优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了28个村集体资产增加1700万元的目标。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10头以上养牛场223个,培育规上企业1家,增加养殖主体78个,在建养牛小区2个,提供固定就业岗位65个,工资收入达200万元。
干在实处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产业发展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眼下正是冬种时节,在黄平县上塘镇团坡村、木江村的田坝间,村民们正忙着松土、撒种、覆土、移栽太子参,现场一派热闹繁忙的场景。
“村干部与村民合理协商沟通,促进村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村民在得到流转收益的同时,劳动力也得到解放,真正实现群众增收、产业增效。基地还为村民提供大量务工的机会,工资当天结算,群众在门口就能得到稳定的收入。”上塘镇团坡村党支部书记石明珠说。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黄平县围绕“绿色、特色、高效”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太子参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开辟了一条从田间到车间、从农户到企业的中药材健康发展产业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的强力引擎。
截至目前,全县太子参、白及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72万亩(1亩=0.0667公顷),实现产值8.95亿元;水产品产量3132吨,渔业产值11588万元。同时,该县大力推广“四联双增”“三社联建”等经验做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村均收入24.89万元,所有村均已实现10万元以上积累目标。
如今的黄平县,一幕幕农忙民富的场景接连上演、一场场你追我赶的画面精彩纷呈,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下一步,黄平县将持续扛牢责任、狠抓落实,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确保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主题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