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南猛苗寨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 2023-12-15   作者: 记者 余天英 见习记者 肖艳会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日,记者再次来到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蹲点采访,走进苗寨乡亲们的幸福生活画卷。

在南猛村委会院坝,当把无人机缓缓往上升起,透过晨雾,只见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泥路盘山而上,一栋栋别具特色的吊脚楼与层层梯田相得益彰,村里金黄色的枫叶也显得格外耀眼,一幅天然生态美景不断浮现出来。

记者沿着水泥路往村里走,一栋名为“笠泊山居”的别样民宿映入眼帘:吊脚楼、竹篱笆、鲜花植绿和院子蔬菜,环境优美的农家小院,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大家好,快进来坐坐,我这儿刚刚进来新货,正在整理……”民宿女主人文海英正忙着摆放蜡染文创产品,看见我们进来便热情打招呼。

文海英和丈夫余汉学这些年都在广东佛山从事生猪养殖,随着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如今他们返回家乡开民宿,生意还不错。“就苗年那几天,我们家天天满客,每天都做长桌宴,忙不过来就喊村里的姐妹们来帮忙,有钱大家一起赚,快乐又开心!”文海英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一边开民宿一边养殖黑毛猪,种植水果蔬菜,供客人体验农事。

“以前都说南猛又陡又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南猛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了,产业也有了,姐妹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补贴家用,这样的好生活谁还想去外面打工呢,自己好好干起来,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面对未来,文海英充满信心。

修建通组路、村容寨貌提升、发展产业……借着好政策的东风,南猛村这几年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进行全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寨旧貌换新颜。昔日的贫困村,悄然成为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2年南猛苗寨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在南猛,不仅是年轻媳妇文海英她们把自家的新房子改成民宿,加入乡村旅游大军,就连70岁的文玉英老人也把曾经的牛棚改造成蜡染工坊,变成游客们的非遗手工艺体验作坊,一直在村里开杂货店的余正江也做起了芦笙制作……如今这个小山村的乡亲们勤劳敢闯,各自建设着自己的家园,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十年前的南猛村,村集体经济是‘空壳’,截至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这个数据是这些年大家齐心协力奋斗得到的,是前面工作的小总结,更是下步工作的新起点。”南猛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告诉记者,该村采取抓支部建设提升组织力、抓教育培训提升战斗力、抓集体经济提升发展力、抓乡村治理提升形象力的“四抓四提升”工作措施,进一步深化支部建设、抓好产业发展,倡导文明乡风,村里逐渐实现了大变样。目前,把传统民居、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将村里的种养业、手工业有效盘活。

种植白茶、制作芦笙、开民宿、蜡染、刺绣、酿酒……在南猛,因家制宜、因户施策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保证,传统技艺也是激活产业发展的成功密码之一。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为何能在这个偏远山村纷纷走向市场?

跟随余洪先,我们来到村里杂货铺门口,村民余正江正在调试芦笙管铜片。“这个活路很轻松,以前我们只做给自己逢年过节拿来吹奏跳舞,想不到现在变成了产业,我又得开心又得钱。”余正江说着便拿起旁边一把老旧的芦笙吹了起来。

余正江说,每天在家里一边看店铺,一边制作芦笙,生意还是不错,光是芦笙制作年收入近10万元。而他和村里兄弟姐妹组成的28人芦笙舞团队,每年表演创收50万元左右。

聊起芦笙制作工艺,余正江告诉记者,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是他还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把南猛村发展更好,把芦笙舞、芦笙制作继承好,把祖辈留下来的这门手艺一代一代传下去。”

近年来,按照“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构建“山顶茶园、山腰稻鱼、山脚菇麻”三点一线产业布局,打造“茶麻菇稻”特色品牌,形成由产业发展支撑、民族文化补充、旅游发展带动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现在的南猛村已成为一个既有乡村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宜居宜游之地。

正如余洪先所说:“我们的烟火气,就是大家正追寻的诗和远方!”古朴的苗族村寨里,有着多彩的民族文化,不断吸引着深度自驾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