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引擎”,以“1+4”(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村规民约”“院坝协商”“产业振兴”)为抓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推动农村社会治理。成立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将所在辖区科学划分为若干网格,实行“一张网”统筹管理,按照“就近组合、方便管理”原则,将相对集中居住的村居,以十户左右为一个联户单元,动员群众主动担任联户长,推动群众“十联户”联防联治、抱团发展,切实防范矛盾纠纷于未然。目前,全县已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321个,划分网格2816个、“十联户”9627个,配备联户长9627名,矛盾化解率89.99%。
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农村自我管理。建立以村(社区)为主体,乡镇(街道)督促备案,县人大指导调度的工作机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每年优先将1-2个突出问题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管理,并根据村情变化不断优化完善,确保“破旧立新”“与时俱进”,持续提升农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如龙额镇登晒村为破解省际接边地区社会治理难题,将文明评比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常态化开展“卫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
以“院坝协商”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和就近就地、因地制宜搭建“院坝协商”平台要求,指导各村结合鼓楼、长廊、院坝、广场等场所搭建红歌会、鼓楼会、乡邻说事平台,重点围绕大操大办、天价彩礼、早婚早育、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开展民主协商,寻求不同利益诉求“最大公约数”,并建立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常态长效。如洪州镇阳朝村通过“院坝协商”探索出镇级每人划拨1元、村级每人匹配1元、农户每人捐资1元和整合多方资源筹措奖励资金的“1+1+1+N”和美乡村建设模式,有效促进了村容寨貌提质增颜。
以产业振兴推动农民增收。围绕全县“两茶两药一畜一林”主导产业发展布局,指导各村因地制宜确定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模式。各乡镇(街道)选取2个村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试点创建,示范打造一批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的“双超村”。出台黎平县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激励政策,鼓励各村按照当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一定比例提取奖励资金,使村干部报酬同集体经济发展创收挂钩。村级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吸纳群众就业、入股分红、流转土地等方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实现“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