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黔东南州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全州中心大局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强基础、建队伍聚人才,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黔东南新未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州委常委会暨州级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专题辅导报告会。
学思想强党性,忠诚底色更鲜明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基”和“灵魂”。
这十年,全州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全州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抓实党内教育铸忠诚。十年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州上下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当前,全州各级党组织正在扎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黔东南州委关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忠诚教育。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的制度机制,深化政治监督和政治督查,建立健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体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以“铸魂行动”为抓手,持续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活动,督促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加强理论武装淬思想。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精心组织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统筹抓实19.6万名党员全员轮训。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党课开讲啦”活动等载体,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基层党员干部全面跟进学,牢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黔东南红色资源写进干部培训教案教材,开发各类红色文化课程60余门,先后推出《信仰》《选择》《心路》《千寨欢歌》等党员教育电视片,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向英模人物、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学习,不断在思想淬炼中铸牢政治之魂。
黔东南州重视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历练,推动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墩苗成长。
建班子强队伍,发展干劲更充沛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
这些年来,全州组织系统始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持续强化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工作,多管齐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聚焦事业发展优班子。坚持事业为上,聚焦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和“四化”建设、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等中心任务,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旗帜鲜明把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换届中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各级领导班子摸底调查、履职考察和专业化需求分析,以高质量换届换出新气象新作为。换届后全覆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运用大范围谈话手段,全面了解领导班子作用发挥和领导干部履职表现,及时选优配强。近五年来,先后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提拔州管干部150余人,大力选拔州直部门具有金融经济、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相关背景的专业型干部到县(市)、经济开发区任职,不断形成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
——围绕后继有人育干部。始终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抓实“后继有人”的关键一招,大力实施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六个一批”计划,探索推行向内轮岗、向外交流、向上学习、向下锻炼“四项机制”,创新推动优秀年轻干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交流任职,不断加强年轻干部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聚焦服务中心大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党校、知名高校培训。十年来,全州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四化”建设、“桥头堡”建设等分级分类举办专题培训班1000余期、培训各级干部10.7万余人次。近五年来,先后推荐11名干部到中央“三部委”挂职锻炼,选派50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人才赴杭州、深圳、佛山学习“取经”,选派450余名年轻干部到县(市)、乡镇“蹲苗”历练,累计招录公务员2208名、选调生617名,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涵养了“源头活水”。
——聚焦干事创业促担当。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紧盯日常管理监督,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管好“关键少数”。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出台干部执行力督导检查办法,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开展巡回督导检查。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各项措施,出台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探索实行尽职免责正向激励的意见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出台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及系列配套文件,建立“五定”工作表和督导考核工作台账,以考促干助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强化综合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激励先进、绩效分配、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六挂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黔东南州持续选派5420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组建1748支工作队驻村帮扶。
抓基层固根本,执政之基更坚实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
这些年,全州组织系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更加坚实牢固。
——严密组织体系强堡垒。持续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质量,推行“星级化”管支部、“闭环式”管支书、“积分制”管党员“三管双促”工作模式,从支部、支书、党员三个方面发力,促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全州累计创建星级党支部7979个,纳入积分制管理党员18.65万余名,累计为2278名村干部及后备力量提升学历,近五年来新发展党员20128名。以“铸魂行动”为抓手,规范“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越建越强,全州9700多个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州中心大局中思考谋划,引导全州各级党组织和19.6万余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四化”建设、“桥头堡”建设等中心工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州10万余名基层党员主动请战、广泛参与,党旗在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项行动计划”和“12345”党建扶贫行动,1.62万名驻村第一书记、6.44万名驻村工作队员扎根农村真帮实扶。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以来,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择优选派5420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到乡村振兴一线,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2435人,以抓支部建设强功能、抓教育培训强智能、抓集体经济强动能、抓乡村治理强效能“四抓四强”机制为抓手,扎实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目前,全州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超百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的“双超村”109个。
——推动领域党建提质效。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以凯里市开展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为重点,创新推出“四优四增”工作措施,分类推进新建小区打造“红管家”、老旧小区强化“微治理”、易搬小区注重“三融入”,探索“五化”举措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三位一体”的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正在铺开,3.68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深入推进两新组织党建,试点探索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党建。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试点,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货车司机连在线上。目前,成立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1001个,司机之家、乘客驿站80余个。同时,注重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统筹推进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黔东南州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深化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大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水平。时代楷模、浙江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到台江县民族中学任校长后,帮助当地教育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植沃土聚贤能,人才支撑更有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黔东南州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打好人才引育用留“组合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引擎”、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力。十年来,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州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黔东南州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三十三条措施》《黔东南州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办法(试行)》等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政策文件,从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到改进人才评价,从人才向基层流动到鼓励人才提升学历……一项项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有力打通了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中梗阻”,真正让优秀人才尽展其长、脱颖而出。
——坚持刚柔并济聚人才。十年来,充分利用中央、省直单位定点帮扶力量、东西部协作资源,借助“外力”补齐人才“短板”。五年来先后有88家中央和省直单位、2个帮扶城市、5500余名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黔东南,形成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台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坚持“靶向引才”,每年编制发布《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需要目录》,五年来共引进高层次人才42名、急需紧缺人才1693名。以用为本开展“柔性引才”,深入实施“揭榜挂帅”引才,共发布榜单36个,吸引241名人才和团队前来揭榜。创新实施“银龄计划”,从杭州市、佛山市集中引进教育医疗退休专家人才28名。争取到724名大数据、卫生、教育、旅游、现代金融、城乡规划等方面人才帮助支持黔东南。
——强化项目带动育人才。构建州管专家、“三名工程”“双百计划”为主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五年来共评选命名州管专家91名,州级“名人才”493名,州、县两级“双百计划”拔尖人才1700名。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人才下沉,2022年以来,国家、省、州三级378名科技特派员深入16个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建设66个省级试验示范基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82余个,领办、创办企业或合作社350个。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遴选培养计划,五年来入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管理期内“省管专家”7人、“千人创新创业人才”36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5人。
——推动多措并举优服务。2023年5月,召开首届“黔东南突出贡献人才奖”表彰大会,对6名获奖者进行隆重表彰。精心组织“人才日”12项活动,认真贯彻落实《黔东南州人才服务暂行办法》,为人才提供医疗待遇、住房保障等16个方面服务。深化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落实专家人才优惠政策。96567人才服务热线受理人才咨询92人次……一项项有力的服务举措,正在吸引更多人才来到黔东南创新创业创造。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州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州委部署要求,锐意进取、实干担当,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