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新闻网讯 近年来,黎平县围绕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探索移民后扶致富新路径、新模式,推行就业培训、社区治理、文化教育“三联动”,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社区治理联抓,探索群众“安居”新路径。黎平县生态移民局围绕目标,加大资源投入,加强治安队伍建设,健全治安组织机构,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治安组织体系,“平安社区”建设整体推进,社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楼栋为框架,单元为触角,构建“社区两委—片区网格长—楼栋长—小组长—社区居民”五级管理议事协商体系,把民主协商平台建在居民家门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健全社区“阳光公开”机制,全面推行村务、党务、财务、服务“四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居民自治公约,健全社区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和居民协商议事会议制度,把民主议事、信息公开和群众自治相结合,引导群众参与,加强搬迁社区凝聚力,提升搬迁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干群共建美好新家园的动力。
就业培训联办,创新群众“乐业”新模式。建立“街道劳务公司+社区劳务合作社+搬迁劳动力”工作模式,依托街道引进的和兴人力资源公司和隆兴劳务合作社等主体,建成集综合服务、信息采集、岗位推荐、就业培训、法律援助、政策兑现为一体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劳动力就业从零散输出向组织化集中输出转变。
2022年以来,共组织化劳务输出2000余人,引导带动搬迁劳动力从事采茶、流水线及县城周边灵活就业1000余人。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原则,创新多渠道就业管理模式,吸纳1家有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入驻街道就业服务中心,配合街道和社区开展就业综合服务、信息采集、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后续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信息精准化、服务精细化。同时,成立隆兴劳务合作社,以易搬社区合作分社为成员,建立劳动力信息、就业培训信息和就业岗位信息“三本档案”,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对接和劳务输出对接服务。
利用县城安置区门面,通过低租金引进企业,创建扶贫车间,解决移民就近就业问题。该县投资5800万余元,在安置点新建标准厂房2栋,可提供就近就业岗位约800个。每逢农历4、9在何家庄安置点举行“赶集”活动,移民群众通过“赶集”销售自家农特产品或经营小本摊位,增加收入。
同时,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吸纳、扶持创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技能培训带动”等渠道,扎实抓好移民就业。在安置点周边流转土地200亩开设传统种植“微田园”,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和“返租倒包”模式帮助易地搬迁群众20户50余人入园就业。在城北何家庄安置点建成城北5000m2农贸市场,划定摊位108个,提供管理、环卫、零售自卖等就业岗位500余个,可解决移民就近就业问题。
文化教育联动,提升群众融入幸福感。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四进社区”活动,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明生活的同时,又促进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助,增强搬迁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对“新市民” 的身份认同感,激发后续发展内生动力,让搬迁群众富了脑袋。
2022年以来共开展政策、普法、美德等宣传活动40余次,开展以宣传勤劳致富典型事迹和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感染身边人的感恩教育活动80余次。
在移民社区,围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环境卫生等内容,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倡导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组织书法诗词、广场舞比赛、新春送对联、“粽”香中秋节等系列活动,支持搬迁群众保留民族特色手艺,收购少数民族手工艺品进“乡愁馆”。开展刺绣、银饰、十字绣等专题培训班10余期,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既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又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