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锦屏县:“2斤肉5碗米”传承文明好风尚

发布时间: 2023-04-10   作者: 王佳丽 罗国梅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侯雪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和建立关系必不可少的习俗,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酒席所随礼金数额越加越高,“随礼”甚至为不少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然而在锦屏县彦洞乡黄门村,有一支黄门中寨定堂公房族,在每次房族有红白喜事时,房族之间只要随礼金“30元”即可。

  “从我太爷爷辈开始,我们房族就有以‘2斤肉、5碗米’做礼金的族规,那时候不管哪家办酒席,房族里的各家各户就只需准备‘2斤肉、5碗米’,然后房族会派两个人专门挑上箩筐去收,并且房族里的人都会主动到办酒席的主人家中帮忙。”今年56岁的王先彪是黄门中寨定堂公房族如今的主持人(话事人)之一,据他介绍,他们房族坚持这一规矩已有百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的“2斤肉、5碗米”的实物折算成了现金30元。

  “我儿子结婚办酒席,也都是坚持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的族规,所以办酒席我们也得到了房族人的帮忙,事情也漂漂亮亮地办好了。”前段时间,正逢自家儿子结婚,红色礼簿上,“30元”的礼金写了一页又一页。王清立表示,自己不会忘记“祖宗规矩”,更要带头把优良的家族规定传承下去。

  优良家风的传承,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

  在黄门中寨定堂公房族,房族内随礼金从“2斤肉、5碗米”转变到了“30元”,不变的是这种节约、朴素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酒席这一件事上,更让全族人更加团结,把互帮互助、艰苦奋斗、不忘根本的家族精神延续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社会变好了,但我们房族还是一样的坚持这个族规,因为我们都清楚,这样执行不论是谁家办酒席,都不会大操大办,也不会出现浪费的现象。”王先彪说,从简办酒,办酒席的主人家和随礼的房族的压力都不大,村里的其他房族也羡慕这种做法,不少房族已经开始学习这样做了。

  无独有偶,在锦屏县大同乡章山村历来都有亲戚办酒席“房族出力为主,礼不可多”的优良传统。

  在90年代,家中亲戚办酒,房族亲友家家户户出人帮忙操持,正式酒席上送个几毛、几块钱聊表心意祝福,大家热热闹闹欢聚一堂,宾主尽欢。虽然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物价飞涨,但章山村办酒送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传统却一直未变。到现在红喜房族礼不超12元、白事房族礼不超20元仍然是章山村民默认的习俗。

  2022年,村“两委”换届结束后,章山村“两委”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将“亲戚办酒,出人出力为主,红喜房族礼不超12元、白事房族礼不超20元”这一习俗正式纳入了《村规民约》,还规定了“车不过十、礼不过百、婚嫁时不过一、丧葬时长不超过五天”等,从制度上遏制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

  根据上级“推进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要求,立足自身实际, 将传统文明习俗写入《村规民约》,以“堂皇歌会”为宣传载体、以“寨老协会”监督执行,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此外,章山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并于2013年率先创新“寨老协会”管理载体,由寨老们召集大家签订“移风易俗树新风”承诺书,偶尔遇到要铺张办酒席的人家,寨老们亲自到家拜访,一起喝酒唱歌,在歌声里规劝忆苦思甜、文明节俭,村民自觉地不再大操大办。寨老协会成立九年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移风易俗工作由点到面迅速展开,制止铺张浪费办酒、调解邻里大小纠纷200多起,真正实现以歌会友、以歌议事、以歌谈和。

  近年来,锦屏县为进一步加大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治理力度,推进婚丧习俗改革,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县、乡、村违规办酒席的信息互通和处置,并建立台账和工作日志管理,在办理酒席上,继续履行申报手续,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黄门中寨定堂公房族和大同乡章山村的做法,正体现了新时代乡风文明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