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轻烟薄雾,细雨朦胧。烟雨氤氲中的茶园,茶树抽出的嫩芽,翠绿了整片山林,茶园里到处弥漫着泥土与茶叶的芬芳。
在黎平县龙形冲500亩(1亩=0.0667公顷)生态茶叶基地,茶农们套着雨衣,戴着斗笠,穿梭在雨雾缭绕的茶园中采摘茶叶。虽然是雨雾蒙蒙,但是对于茶企与茶农来说,却是难得的好天气。雨水促进了茶叶的生长,低温又延缓了茶叶的长势,这将大大提升明前茶的茶叶品质。
黎平县拥有投产茶园23.36万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县茶叶较其他茶区早上市一个星期左右,利用这个时间优势,黎平县开足马力进行明前茶生产,奋力抢占春茶市场。
走进黎平闽兴茶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茶香弥漫、沁人心脾,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忙碌在各条生产流水线上,杀青、理条、定型、烘炒等工序有条不紊。据工人介绍,该公司从3月6日起,便开始生产明前茶了,他们每天分两班倒,24小时不停机制作,每天炒制的鲜叶有1000多公斤,制成干茶在250公斤左右。
“明前茶的市场非常紧俏,每天都有客户守在公司等货,还有客户在不断地催促订单。”黎平闽兴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明慰介绍说,该公司明前茶的产值大概在800多万元。
明前茶,贵如金。为确保明前茶“抢鲜”上市,黎平县3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从3月初就开始马不停蹄地生产制作明前茶了。
茶叶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亩产值大概在8000元左右,其中60%的收入将直接进入茶农的口袋。
“我从事采茶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这是一项季节性的活路,每天有100多块钱的收入,又不耽误农事,能很好地补贴家用。”中潮镇采茶工吴碧英高兴地亮出一天的采茶收入。
“采茶对茶农的技术要求不高,现在农村在家的基本上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她们都来参加春茶的采摘,一季有五千到一万元的收入,是一项直接的经济来源。”黎平县中潮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胡凯说道。
目前,黎平茶园已经进入全面采摘,日用工量在1万人左右,进入采摘高峰期后,单日采摘人数可达到10万人次。
为提高茶叶下树率,黎平县相关部门还通过到周边县有组织地招聘采茶工的方式,以应对各茶叶企业的用工需求。
“通过开展双手采茶培训、解决茶企用工需求及用电保障等服务措施,全面提高茶叶下树率,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确保茶叶稳产,茶企、茶农增收,预计今年全县春茶产量将达6000吨,产值达11亿元。”黎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再金说道。
据悉,黎平县规模性种茶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为将茶产业做大做强,该县在做好茶叶生产和品牌打造的同时,还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连日来,在黎平县双江镇登界村的茶叶基地,茶农们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在下车搬运树苗,有的在打窝栽苗,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村里新发展的这片茶叶基地有200亩,年前就已经把地平整出来了,因为天气干旱一直无法植苗,这几天,50多个工人正在抢抓春雨的好时节栽种茶苗。”登界村党支部书记吴帮明介绍说。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登界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目前,该村共种植茶叶1050亩,已投产800余亩,茶叶已成为该村一项富民支柱产业。
近年来,黎平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以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瞄准高端市场和大众消费,按照“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市场”的“四统一”要求,做足茶产业文章,迅速扩大黎平茶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布局,打造了黎平白茶、黎平香茶、黎平红、黎平雀舌等茶品牌,带动5万户16万人稳定增收,人均增收4200元以上。
据悉,黎平县现有茶园面积已达26.81万亩,注册的茶叶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有342家,2022年干茶产量达14832.18吨,产值14.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