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红砖蓝瓦的房子静静地坐落在山脚下,只听一阵“嘎嘎”声,大鹅们仰着头,穿着洁白的衣裳,步调悠闲地游走在农场中。这是锦屏县钟灵乡寨稿村的“托鹅所”所在地。
走进“托鹅所”,看见寨稿村村委会副主任、退役军人杨胜珍正在与鹅场的工作人员清点大鹅,准备装车出栏。“2022年是我们家庭农场与锦屏生态鹅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鹅苗代养的第一个年头,第一批代养鹅苗2000羽,现在已经到了出栏时节,我们代养的鹅苗成活率接近80%,预计可获代养费用9000元左右。”杨胜珍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在锦屏鹅全产业链发展的带动以及钟灵乡党委政府的支持鼓励下,退役军人杨胜珍主动带头示范,和同村人杨林合伙创办了锦屏县平外家庭农场,打造专业“托鹅所”,为鹅场提供代养服务。代养订单主要来自贵州锦屏生态鹅业发展有限公司,并由鹅场提供幼苗、药品、饲料和全程技术指导。
“我们除了圈舍的投入之外,其他的几乎是‘零投入’,照顾好它们的饮食起居,55至60天就可以出栏,由鹅场进行回收,并按照成活率支付代养费用,不愁饲养也不愁销售,下一批我们计划再代养2500羽。”合伙人杨林介绍说。
杨胜珍和合伙人创办的家庭农场不仅办有“托鹅所”,同时也经营渔业养殖项目,流转了50亩水田,养殖各类鱼苗共10万尾。他们的家庭农场只是钟灵乡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钟灵乡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鼓励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红色潜能,涌现出一大批像杨胜珍一样返乡创业的“兵主任”,他们有创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有做茯苓种植加工的、有做家庭农场的、有做渔业养殖的……组建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主力军。
钟灵乡有了退役军人的示范带动,许多群众不仅可以将土地流转到示范基地和家庭农场发展产业,同时也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就业,让“钱袋子”在老兵发展的产业带动下渐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