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县成功通过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评估;
——剑河县、岑巩县、黄平县、丹寨县有4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丹寨县、岑巩县、剑河县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选首批“国家标准化肝胆肿瘤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医院名单;
——州人民医院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全国排名第364位(上升246位),并被评为B++级;在全省三级公立医院排名第7,市州级医院排第4位;
——为全州20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白内障筛查,完成率110%;为全州13.38万名初中及以上学龄学生结核筛查一次,完成率101.9%;为全州27.21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完成率135.67%;
——为全州重点人群免费发放“防疫健康包”,142684份已全部发放到位,完成率100%;
——启动建设黔东南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102万群众受益。
…………
一组组数据,牵动着一项项民生。2023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盯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目标,推动全州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八个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健康环境,为人民群众更美好生活铺筑坚固的健康基石。
这一年,黔东南州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专科15个,州级临床重点专科立项62个。完成高级卒中中心建设2家、县级防治中心16家,实现全州卒中救治体系全覆盖,完成胸痛中心建设13家,纳入创伤中心建设单位12家、已建成1家。累计完成16家县级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建设,达到县域内至少1家的目标任务。强化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完成标准重症床位建设571张,通过培训新增重症医师487人、护士923人。全力推动“千县工程”建设,全州县级医院达到国家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为100%,达到推荐标准合格以上等次的医院10家,占比达到62.5%。
这一年,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实施全民健康工程,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健康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州引进、招聘卫生人才458人,“银龄计划”引才104人。
这一年,黔东南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州16个县(市)实施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搭建紧密型医共体29个,101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服务中心、9个社区服务站、1174个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管理。黔东南州在2022年度全省基本药物考核工作中位列全省第一,获得奖补资金83万元;三穗县深化医改获省政府督察激励,获得奖补资金87万元。
这一年,黔东南州扎实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省级中医优势专科4个、州级中医重点专科12个,设置州级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1个。打造台江县民族中医院蒋开平名医工作室,州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和州民研院民医堂投入使用。推进“定制药园”基地建设,现有省级“定制药园”建设示范单位33家,种植面积达11.26万亩。黔东南州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剑河县仰阿莎温泉小镇康养合作基地等6个示范区(基地、项目)列入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建设示范单位(培育单位)。
这一年,黔东南州创新推进全州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启动医技云平台和影像云平台建设,全州4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医技云平台(含影像云),实现全州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推广医学数字影像服务(电子胶片)普及应用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全州远程医疗服务共13.17万人次,网上预约挂号就诊1.73万人次,使用“黔康码”就诊达385.4万人次,实现看病就医“一码通行”。
这一年,黔东南州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得到巩固拓展。乡村医疗机构及人员“空白点”实现动态清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进一步深入推进省内外对口帮扶工作,全州47家医院与省内外53家医疗机构共结成97个帮扶关系,与受援医院开通远程系统64家。实现“管理+技术”的“组团式”帮扶团队的有20家。全年共派驻受援医院开展帮扶专家343人、专家“师带徒”518人;接收受援医院骨干进修学习316人,组织各级培训1602场次,指导开展新技术377项。
这一年,黔东南州夯实卫生健康基础,顺利推进民生实事。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稳步推进。2023年,全州现有卫生健康系统实施项目58个,项目总投资61.3亿元,目前,基础施工1个,主体施工2个,主体完工28个。优化办事流程,让事项网上“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办理时限从原来时限压缩率64%提升到86%,全程网办率提升到83%。
一度春华秋实,一路奋勇当先。在新的一年里,黔东南州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立场和公益性的价值导向,不忘初心、感恩奋进,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医疗卫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