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日,“同心‘黔’行·粤媒眼中的锦绣黔东南”采访团一行走进企业、基地、产业园,除了解产业发展情况,也与粤黔协作工作队黔东南工作组各小组成员访谈交流。交谈中不少援黔干部都把“发展产业、壮大经济,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挂在嘴边、落到实处,让采访团真切感受到“他们离家,是为了更多的人留在家。”更彰显两地山海协作、情谊绵长。
9月25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台江县台盘乡鲟鳇鱼水产养殖基地,山坳里成排的太阳能电板和圆形鱼池整齐排开,20余条2米多长、200多斤重的达氏鳇更让采访团连连惊叹。
作为冷水鱼,鲟鱼对水质要求非常“苛刻”。台盘乡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地处清水江下游,其水温常年恒定在18℃至22℃之间,是鲟鱼生长的“黄金温床”。2021年,在联合广东省农科院多次考察调研后,国强公益基金会结合佛山帮扶黔东南州的具体部署和安排,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招商引资,引入鲟鱼产业资源,并打造了碧桂园台江县鲟鳇鱼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
为了把鲟鱼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充分拓展“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的合作模式,也把就业“搬”到家门口,不断提升两地协作水平。
次日一早,晨光熹微。采访团一行开启了在丹寨县的行程。
在万达·丹寨扶贫茶园,采访团通过与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俭朴交流得知,自2021年起,全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共6521万元,实施项目14个,通过低产低效茶园改造、5G智慧茶园建设、茶园公益认领模式,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生态、干净、放心”茶,唱响丹寨云硒特色茶品牌。
金钟经济开发区东西部协作项目车间内,数十台大型全自动洗衣机、烘干机等自动化洗涤设备正在高速运转,车间上方,“帮扶协作,‘粤’来越好。感恩南海,不负韶华”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工人们正忙着将清洗好的物件分拣折叠,通过东西部协作,让“小车间”托起群众“致富梦”。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与丹寨县越走越亲,双方在共建产业园、产业协作、黔货出山、文化旅游、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奏出发展强音。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南海。”在位于金泉街道金泉社区的佛山市杰莉丝科技有限公司爱心手工帮扶车间,潘发英领到了她上一周的计件工钱,总共450元,她数了又数,面对采访团的镜头,丝毫也不吝啬自己的笑容。潘发英告诉采访团,她家原本是住在偏远的雅灰山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一家人变成城里人。两年前,得知小区有车间招工,70岁的潘发英“闲不住,来赚点零花钱。”采访团问起她在城里生活怎么样,潘发英连说了几个好。
临近中午,潘发英和几个工友收拾起工具包回家休息,采访团一行也和她们告别,来到万达小镇,采访小镇全域旅游产业。
26日下午,采访团一行又辗转来到雷山县南猛村。
南猛村是苗疆圣地芦笙舞发源地之一,为国家文化部“芦笙舞艺术之乡”,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传承基地。同时,南猛村也是东西部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黔东南州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之一。2022年,南猛村大力推行积分管理工作制度,通过“干部带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方式,激发了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采访团一行在国家乡村振兴局驻南猛村工作队队长王越的带领下,对积分兑换超市、庭院环境打造、家庭生产作坊等进行走访了解,感受乡村治理新活力。“佛山和黔东南结对子,把帮扶政策和资金都落到实处,联手打造出乡村振兴‘南猛’样板。”在采访中,王越表示。
当天,采访团还到西江千户苗寨采访考察。
沟通更加密切、协作更加顺畅、情感更加深厚,是采访团这几日来共同的感受。南方都市报佛山事业部总经理王卫则体会更深。
“我从一个细节上感受特别深,那就是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从产业基地到帮扶车间,每一位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灵活就业的心愿,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实现增收。特别是在丹寨爱心帮扶车间,70岁的潘发英嬢嬢领到了一周的工资,她笑着告诉我们她很知足,也很幸福。通过潘发英嬢嬢,让我认知到东西部协作的成效,更让我看到佛山和黔东南共同‘黔’行的坚实印记。”王卫表示,今年是佛山帮扶黔东南第三年,如同一个周期,协作已经结出了硕果,两地的情谊也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