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我州各企业抓生产提效能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稳”

发布时间: 2022-03-04   作者: 骆区卡 杨育森 吴鹏程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侯雪慧

  黔东南新闻网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全州各地企业全面开启虎年赶工模式,在技术改造、智能升级、产业集群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等方面狠下功夫,开足马力抓生产、提效能、赶订单,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稳”。

  在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电子玻璃智能化生产线上,正在生产一批规格为2440x3660的浮法玻璃,这批浮法玻璃装箱后将会根据客户需求发往省内及周边省份。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依托凯里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公司的供应链和需求链已经相当稳定。

  “现在我们的生产负荷已经达到满负荷生产,通过整个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及‘一窑两线’的核心技术,我们的生产质量已达到95%以上的成品率,极大地稳定了整个产品结构,也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质量更放心。”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安全环保中心总监廖凌春说。

  据了解,该公司还与下游一些深加工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生产的玻璃主要应用于建材领域。今年以来,实现产值约1.5亿元,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公司还将在今年建成投产一条年产43.8万吨光伏玻璃生产线。

  “我们作为玻璃产业的上游厂家,我们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打造产品规格型号,为更多下游企业提供适合他们使用的玻璃产品。”廖凌春信心满怀地说。

  目前,凯里市玻璃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涵盖玻璃生产和深加工的产业集群,年产量占全省60%以上。在上下游产业链联动方面,依托凯里市丰富矿产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不断使玻璃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以此来实现一片玻璃创造一片天地的目标。

  做强产业集群、加强上下游产业链联动的同时,不少企业也通过技术改造和智能升级提升生产效率。走进位于三穗县的贵州鼎盛服饰有限公司,染色打样主管杨佑根正指导工人在电脑上设置配色数值。

  “我们将客户寄来的样品放到读数器上对样,将读取的数据值输入自动滴液机,就能精确调制出客户需要的颜色,再通过中控系统输入染料进行染制,大大减少成衣色差。”杨佑根向记者介绍说。

  为了拓渠道、增产能、促销售,2020年10月,贵州鼎盛服饰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200万件无缝针织运动服饰”千企改造二期工程,实现从沙线制造、印染加工、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的全链条升级,并于2022年2月新增4条生产线,开启短周期、高产能生产,解决就业1582人,销售也供不应求。同时,公司引入的自动化智能缝制设备将生产效率提高了50%,工人只需将衣片固定在模板上启动机器就能够自动缝制,成衣线迹针距均匀标准,成衣率稳定在99%以上。

  贵州鼎盛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天保说:“采用了新系统后,我们的月产量从原来的100万件增加到现在的160万件,产品品类也更加丰富,客户也从迪卡侬一家增加到7家,出口到西班牙、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预计今年一季度订单量将突破400万件,产值有望突破1个亿。”

  截至目前,全州328户在库规上工业企业中,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304户复工复产率达到100%。今年以来,我州通过“强化动员、强化服务、强化保障、强化督导”,助力我州规上企业复工复产,力促我州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稳”。